“天人合一”典出张载《正蒙·乾称篇》,原文是“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这段话阐明了儒家的宇宙观以及相关修身要求,即万物一体、天人合德。“天人合一”一词虽然最早见于北宋,但其理论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周易》的“推天道以明人事”,《诗经》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些先哲关于天人关系的阐发和表达虽各有不同,但坚持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统一,追求人与万物、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场,是彼此相通的。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经典命题,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有着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追求,致力于寻求一条不同于西方那种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化新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在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就拉开了大规模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序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号召,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长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和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更加稳固。
习主席深刻指出:“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前,以气候变化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为突出代表的全球生态危机,正在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严峻挑战。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宇宙观,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剥夺和对利润的贪婪追求,把自然界这个人类文明的“根源”变成了可以肆意榨取的“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沦为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异化关系。“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我们党深刻反思和批判西方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制造生态危机、进行生态殖民、转嫁生态责任的发展模式弊端,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部署,并明确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一片荒漠变身绿色林海的塞罕坝,到“沙进人退”转而“绿进沙退”的库布其沙漠,再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态合作、绿色基建,“天人合一”的古老中国智慧,正在被一种更具现代性和探索性的表达方式写入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天人合一”以一种整体、系统、协调的思维范式,浸润、塑造了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从“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反映了“老百姓是天”的执政追求;从“以德配天”“内圣外王”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理念;从“顺应自然”“不违农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路径;从“天下大同”“和衷共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昭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方略……“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时也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建设美丽地球家园、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