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飞机跑道上,官兵们人手一个电筒,一丝不苟地检查——
以万全准备托举“鲲鹏”飞天
细雨如丝,天地间一片苍茫,给夜幕下的平原笼罩上一层薄纱。
某军用机场寒气袭人,即将执行训练任务的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机务人员,在机场灯光的照射下,向停机坪上的“鲲鹏”走去。
运-20,又名“鲲鹏”,是我军新一代大型运输机。此刻静卧的“鲲鹏”,身影庞大如山。
机务官兵摘掉引擎盖与蒙布后,一名技师仔细检查发动机的每一个细节;对相关位置再次复查,确保能有效应对目的地环境……
“不是明天才飞行吗,明天早上也来得及吧?”面对记者的询问,空中机械师李良峰说:“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紧急情况处置失效,我们务必要早准备,核对好每一个环节。”说完,他手持电筒,趴在起落架位置检查后,又在机腹下走了一圈,再次检查设备舱的状况。
“早准备”,而不是“临机准备”。在这支部队官兵看来,只要命令一到,战机就要随时起飞。他们要做的,就是按规定做好飞行前的充足准备。
正是因为“早准备”,他们多次高标准完成重大任务。
雨夜,寂静的飞机跑道,电筒微弱的灯光,一丝不苟的官兵……站在他们身边,记者能感到一种庄严的使命感。
此时的“中军帐”内,一场飞行准备会正在进行。飞行员们环桌而坐,依次发言。放在他们中间的,是一份飞行航线图和一份具体任务课目实施表。
本次任务会遇到怎样的情况?尽管有上级提供的气象数据,但谁能保证茫茫大海上的气候不会发生突变?安全到达目的地,是对“鲲鹏”的第一要求。
机长龙贻飞根据训练计划,在图纸上推算某个时间节点、地段可能出现的情况。
“‘鲲鹏’执行远海任务,将面对多种预想不到的因素。”龙贻飞掏出随身携带的飞行记录本,在重点课目位置打上标记,并记录下战友们讨论的问题。
看到这些,记者心中肃然起敬,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走出飞行准备室,雨下得似乎大了点,在细雨薄雾中,内外场的灯火依然通明。
拂晓起航,穿云层、降高度,海阔凭“鲲”跃,天高任“鹏”飞——
云端“起舞”锤炼训法战法
飞机连续低沉的轰鸣声,在空旷的跑道上震耳欲聋。
隔天清晨,迎着朝霞,飞机缓缓在跑道上滑行了一圈后,机长将油门加满,“鲲鹏”腾空而起。
数个小时飞行后,飞机抵达某海域上空,海天间的气压差与飞机航行高度的急速变化,让记者失去平衡。“坐稳了!”飞行员王洋柯突然迅速扭转飞行弧度调节按钮。看到这一波操作,记者心里不觉紧张起来。
“发生了什么?”拉住座舱扶手,记者注意到,舷窗外厚厚的云层正在消散。
“虽然我们昨晚进行了相关判断,但云层和气流带来的干扰比我们想象中更大。”飞行员胡演解释,“我们即将进入海面低空飞行,需要多个系数的联动调整。”
果然,飞机在一阵巨大抖动后,以平稳的速度向前飞去。拉杆、蹬舵、调整飞行姿态……舷窗外,在云层的缝隙间,深蓝色的大海若隐若现。
“下降800米,下降200米,再降100米。”驾驶舱内,机长根据预案,结合天气状况和云层情况,不停指挥下降高度。望向窗外,虽然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但能感觉到海波越来越清晰。
从白雾茫茫到满眼深蓝,景色的变化只用了很短时间。飞机在低空中平稳飞过,在指定区域开展了多个海面课目训练,短暂绕飞后准备精准着陆。
“航运,是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近年来,我军空中运输和远程投送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军人,我们自信心、自豪感越来越强。”该团领导介绍,这次任务中实施的课目,是在原定任务的基础上临时调整开展的,这说明航空兵部队正抓紧推进训练转型。
“进行低空海面飞行训练!”在飞机即将着陆前,只见4名飞行人员拿出飞行线路图,精细调整每个旋钮。空中机械师李良峰翻开本子,做好了相关登记。
记者在驾驶舱与货舱间来回走动,感觉异常平稳。在飞机落地时,记者才感受到起落架轻触地面带来的抖动。飞行员王洋柯介绍,近年来,他们结合任务自我加压,常态化开展高原、远海飞行训练,尝试多种难险课目,研究各种训法战法,远程投送能力不断提升。
飞机返航,空情不断;白天训练,晚上总结——
战斗力生成没有间歇期
本以为这次任务会“风平浪静”,没想到却“波涛汹涌”。
“后方发现目标。”就在机组人员返航途中,突然传来的“特情”令气氛骤然紧张。机长命令机组做好释放红外箔条弹的准备,同时呼叫附近兄弟单位战斗机前出驱离。
准确判断并处置特情,检验的不仅是机组的作战能力,更是对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考验。
任务结束,随之而来的复盘总结会,又以另外的形式打响了新的战斗。
“降低飞行高度时操作不规范”“特情处置不够迅捷”……总结现场,指挥员和机长毫不留情指出任务中出现的问题。
一帧帧起落画面、一张张数据表格、一项项课目操作摆到桌面。“这些冒着‘热气’的资料,是根据飞行数据汇聚而成的。”作训参谋高永超公布飞行每个环节的数据,也让问题逐一浮出水面。
大屏幕上,白天战训任务的音视频、图片数据资料不断回放,参数指标、操作动作、飞行姿态也以数据的形式相继呈现。绘制飞行航线动态图,分段分析飞行过程,对表数据记录飞行姿态……对每一个问题,他们都要研究透彻、分析清楚。
从“鲲鹏”试飞成功到今天,该部已完成从“战役级投送力量”到“战略级投送力量”的转型跨越。
如果说时代是托举“鲲鹏”的云水和长风,那么每次归来的“复盘”,就是“鲲鹏”飞得更高更远的空中“加油机”。
回顾问题,分析得失,相互佐证,举一反三……复盘反思越来越深入,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越来越明晰。
“明天又是一个训练的好天气。”复盘结束,王洋柯眼神坚定。翌日,他们还将驾驶国之重器执行不同类型的任务,经受未知条件下的种种磨炼。
一声令下,使命必达。祖国的利益在哪里,他们的战略投送力量就延伸到哪里。
我们的底气越来越足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机械员 金少西
入伍8年,我和运-20接触了8年。8年间,我们数不清保障运-20飞行了多少个起落。
上高原、飞远海,战疫情、出国门……我们经历了多种重大任务,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从刚接装时的两眼一抹黑,到部队形成较为完备的维修保障体系,我和战友们靠的是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刚接回飞机的时候,为了保障飞机的起落安全,专业骨干们一次次围绕保障图纸通宵达旦地工作。我们在战胜一个个困难的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一线故障分析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故障树”和“案例库”。
随着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鲲鹏”执行的任务种类愈加丰富,保障难度也在逐渐提升。作为守护“鲲鹏”的第一茬人,我们相信,在和它并肩作战的日子里,在不断的历练中,我们的底气会越来越足。
(本报记者刘建伟、特约通讯员刘 书、王晨旭整理)
我们的能力越来越强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机械员 杨鹏举
强军10年,也是运-20从首飞到战斗力不断提升的10年。从“鲲鹏”首飞到“鲲鹏”入列,从试验试用到遂行任务,从“全面备战”到“随时能战”,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实战化训练条件下,部队执行的任务越来越多样化,任务的标准也越来越高,“随时能战”已成为我们的战斗状态。
全时待战才能随时能战。每次任务前,我们会对任务的性质、搭载的物资等内容进行精准预估,在命令下达前就做好了飞机构型转换等准备工作。因此,一接到命令,我们就能迅速完成准备工作,听令而出。
在大项任务的不断磨练中,我们的飞行训练紧贴大飞机战略投送和联合作战任务实际,机务保障向科学智能化管理转型,训练研究随时处于“备战”状态。
近年来,我们始终在演练任务中从难从严摔打自己,实战化氛围越来越浓,能力越来越强。
(本报记者郭丰宽、特约通讯员刘 书整理)
空中运投力彰显大国影响力
■空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系教授 王明志
空中战略投送具有远程、快速的突出优势。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的战略投送能力往往决定其在全球政治与外交事务上的参与程度。快速发展的综合国力和日益拓展的国家利益,推动中国空军提升与之适配的战略能力。
人民空军聚焦核心能力和关键领域,已经在战略转型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历史性跨越。特别是运-20飞机的列装,标志着我国空军空中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已经跨入新阶段。
在近几年的系列重大行动中,在高原、大漠、远海,我们总能看到“鲲鹏”的雄姿。在遭受自然灾害和新冠疫情威胁之时,“鲲鹏”及时送去党的温暖关爱;在国际舞台上,涂有中国国旗的运-20不断亮相,展示了中国担当。
如今,正在构建的空中运投与机动保障力量体系,将进一步提升我军全疆域机动作战、海外战略投送和空军远域到达、持续作战能力。
国家利益在拓展,军事力量的维护保障范围就需要延伸。我们坚信,在以运-20为骨干的空中战略投送力量的支撑下,大国臂膀必将伸展自如、挥动有力。
(本报记者刘建伟、郭丰宽、特约记者杨 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