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人生无处不读书


■韩 光

在自己的书房里安静地读书,这恐怕是绝大多数喜欢阅读的人共同的心愿吧。因条件所限,这个愿望不是谁都能实现的。30年前,我到一位作家的家中作客,看到他有一间宽敞明亮的书房便心生羡慕,自己有朝一日也要有个书房的念头就在那时发芽了。可很长时间里,这个愿望却一直无法实现,我也曾为此失落过。难道没有书房就不读书了吗?后来,我不再因此而苦恼了,因为我体会到了“人生无处不读书”的乐趣。

其实,古人已为我们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孙康映雪读书,车胤囊萤读书,匡衡凿壁偷光读书,李密挂角读书,朱买臣负薪读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有的人连读书时间都成了问题,哪还敢奢望拥有书房呢?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都始终坚持读书,最终都学有所成。他们刻苦学习的故事,至今激励着我们。

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活,我至今记得当兵的第一年初冬,连里新购置了一批新书,我对其中一本《古代边塞军旅诗词选》格外感兴趣。正当我爱不释手地阅读时,又到了冬练三九的时候,部队将到野外进行20天的“走打吃住藏”。我为不能继续读下去感到惋惜,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将最喜欢的诗词逐一抄下来,在行军途中边走边背。记得当时由于注意力都集中在背记上了,连脚打了泡也没有感觉到疼痛。“冬练三九”结束时,我不仅背会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兵车行》《燕歌行》《渔家傲·秋思》等30多首诗词,还因为身在“战场”之中,对诗词的内涵有了更多体会。

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后,我在训练休息时间便阅读抄写的小文章。《陋室铭》《爱莲说》《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诫子书》《兰亭集序》《匆匆》等作品,就是在训练间隙通过反复阅读背会的。上军校后,我仍然保持着这种阅读习惯,每年都读了不少书。军校毕业,我先后担任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等职务,还是一如既往地这么做。再后来,我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多了,更把绝大多数业余时间用在了读书上。有一年,我读了70本书,创下了历年读书数量之最。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我便将一间卧室改造成书房。因为书太多,书房成了“书库”,但我仍然坚持原来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读书当然还是要有个安静的环境,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有什么条件打什么样的仗。如果有了强烈的本领恐慌感,不管身在何处,即使是点滴的时间也会拿起书看上几眼。如果把“现有条件不利读书,等条件好了再读书”当作不读书学习的借口,那就只能当读书人的旁观者,与珍惜时间、拼命学习的人的差距会越拉越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