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云:“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古往今来,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官兵强健的体魄始终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未来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一条基本准则始终不变——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信息化战场,战争节奏更快、烈度更强、范围更广,对军人的体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放眼全球,从近几场高科技局部战争来分析,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发展,体能始终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助推力。各国军队均充分认识到了体能对完成作战任务的重要性,军事体育训练越来越受重视,也呈现出科学化、体系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将士们南征北战,难免会受到训练伤困扰。科学开展体能训练,预防训练伤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伤病痊愈后的康复训练,也必须引起官兵的高度重视。
此前,在伤病恢复期间是否应该进行康复训练,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近年来,积极的康复训练理念得到了业界一致认可,运动处方成为了很多人的康复行动指南。
因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康复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适当的、有目的的身体锻炼和功能训练,对于运动损伤的快速愈合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合理安排伤病后康复训练计划,可让官兵保持受伤前已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缩短伤后重新参加军体训练的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伤病后康复训练可改善伤部肌肉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功能,促进肌肉组织的修复和生长,防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并加强关节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此外,康复训练还可有效控制体重。
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首要规则就是——感到疼痛,要立刻停下来。这个原则可能会让很多战友不太习惯,毕竟大家都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喜欢挑战自我,时常会忽略本体的痛感不断地去突破极限。可能有官兵会问,我每次训练都很努力,这难道不对吗?其实,对于康复训练而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感觉到疼痛,就一定要停下来。蛮干并不能提升训练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第二个原则就是——用一些强化训练去特训需要加强的肌群或部位。不管是关节损伤,还是肌肉拉伤,都有诱因。我们需要找到原因,并进行强化训练,以期在未来减少这方面的伤病。具体训练动作根据不同的受伤部位和训练目标,可以分为很多种。空杠、自重、弹力带、拉伸、负重训练等都可以采用。当然,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功能性训练,还是力量训练或者是灵活性训练、肌肉的收缩训练、肌肉的伸张训练等,调整训练量一定要在理疗师或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循序渐进,以加强对伤处的保护和锻炼。
从伤病中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可持续的康复训练计划要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在康复初期要注意避免超负荷训练,中长期是要确保发现导致训练伤的因素,并用医疗和军事体育训练策略进行针对性地纠正,起到预防伤病的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伤病康复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