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砺与柔软
没有“铁甲手”,别想和铁甲交朋友
“来,咱们掰手腕,出出汗。”训练间隙,第81集团军某旅坦克一连训练场,射击技师、一级上士陈战东一声吆喝。
这片背阴的训练场,一到冬天就难见阳光,冷风嗖嗖地吹着,战友们应声从坦克钻出来,使劲搓着冻得通红的手。
陈战东一挑眉,露出厚实的手掌,拉开掰手腕的架势。几番对阵展开,训练场外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轮到上等兵高勇上场,两人手掌一碰,他就感到一股暖流从陈战东的手掌传来。瞅准机会,高勇突然发力,顺势将对方的手压倒,小伙子开心极了。
训练场外,时间过得飞快。此起彼伏的笑声中,战友们比试较量,气氛融洽。走上训练场,他们又是另一副模样。
在坦克连,岗位连着技术。想拥有娴熟的技术,必须百炼成钢。连队的坦克射手,手的灵敏度决定着射击精度。日常训练中,战士除了训练双手对机械的触感,还要练成一击即中的“肌肉记忆”。
陈战东是连队最老的兵,也是战友眼中的“神炮手”。每次射击训练,他总能打出好成绩。课目示范,他常说一句话:“千锤百炼,才能练出一身本领。”
高勇十分佩服“师傅”陈战东。冬天操作器械,双手被冻得钻心疼,一会儿发痒、一会儿发麻……令他费解的是,“师傅”却能娴熟完成各类技术动作,天气再冷双手也能灵活自如。
“没啥诀窍,就是练!”陈战东脸上挂着笑,说得轻描淡写,“我练了15年呢!”
从当新兵开始,每到冬季训练,陈战东就扛起坦克炮弹练装填,握着冰冷的操纵台练瞄准。从新兵成长为老兵,他的手掌磨出了茧子,手背和骨节受伤、又结痂,皮肤渐渐长出了“铠甲”,动作也练成了“肌肉记忆”。
手上总有洗不净的油污、磨不掉的老茧……坦克连的兵有坦克兵的样子。“要是哪个坦克兵没有一双铁打的手,准是没好好训练。”陈战东还是那句话,“没啥诀窍,就是练!”
最不愿意看到那双手的是军嫂。来营探亲,她们终于看到了那些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画面。一次,陈战东的爱人来队,专门给他带了一瓶护手霜。没想到老陈却把这瓶护手霜收了起来。他笑着解释:“坦克可不认人,没有‘铁甲手’,别想和铁甲交朋友。”
老兵心里也有遗憾。他这个“神炮手”还没有为连队争得荣誉,这些年,连队面临新老更替,射击骨干青黄不接,连队比武水平始终在全旅排名靠后。
去年驻训演习,陈战东大胆建议:“让年轻射手参加实弹任务。”任务开展期间,成绩不太理想。陈战东一边手把手教,一边负责排除故障,每天从早忙到晚。
把苦水咽进肚里,把担子扛在肩上。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庞,陈战东鼓励大家:“大家只管冲,问题责任都是我的。”
打一场胜仗,收获一次成长。等到正式演练,连里的新炮手全部命中目标;后来,战术实弹检验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坦克兵外表粗砺,却有一颗柔软的心。成绩公布那天,陈战东从背囊里翻出那瓶未开封的护手霜。有人调侃他,他憨憨一笑:“马上休假回家,赶紧捯饬一下,让媳妇高兴……”
团结与拼搏
为战友着想、替战友分忧,成了连队一条不成文的约定
去年年初,一排时任排长束凯去集团军参加集训,通信技师兼班长、中士李冯川被推上“代理排长”的位置。
成为通信技师还不满半年,又要扛起全排大旗,这让资历尚浅的李冯川忐忑不已。
排里3个班长都是同年兵,分属坦克兵三大专业,个个是技术能手、训练尖子。生活中因感情好“互怼”惯了,新上任的代理排长李冯川安排工作时,也时常被他们怼几句。
一开始,李冯川一笑了之。时间久了,他心里开始窝火。向上级反映怕得罪战友,怼回去又怕破坏团结……李冯川只能一个人抽闷烟。
坏情绪积攒多了,看什么都不顺眼。晚上点名,李冯川一股脑把排里的问题说了个遍。看大家不服气,他又改为说理模式,道理说了一箩筐。
其他排都洗漱完了,一排还没讲评结束。战士们浑身难受,睡前脸色都不好看,寝室的氛围让李冯川感到窒息。连长也委婉提醒他:点名要控制时间。
一整晚,李冯川思前想后睡不着,担心事态继续发展,便决定辞去代理排长职务。
谁知翌日一早,排里接到营里考核排战术的消息。“这时候辞职,怎么也说不过去!”李冯川说服自己再等等。
为提高排作战单元实战能力,集团军曾组织排长集训,对排战术进行研究改进。李冯川没参加过集训,属于半个“门外汉”,面对考核有点信心不足。
排战术考核前,连里组织“互赞会”。下士李炳辉第一个走上台:“今天我想大赞特赞代理排长李冯川,他为一排吃苦受累,笑容都少了,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带领我们再创佳绩。”
“互赞会”是连队官兵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战友们互诉心声,感受关爱与鼓励。李炳辉的话,引起了不少人共鸣,大家没有忘记:李冯川是连队文艺骨干,打得一手好快板、还会说相声,有他的地方就有欢乐。
那次“互赞会”之后,大家对李冯川多了几分理解与包容。晚饭后,看到李冯川一个人在营区散步,二级上士刘勇跑上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川,开心点!”
李冯川愣了一下,马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在老班长刘勇的开导下,李冯川放弃了辞职的想法。
几天后,李冯川当着全排的面表明决心:“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让你们失望。”这一刻,战友们纷纷向李冯川投来真挚的目光。
人心齐了,任务来了。3个班长齐心协力、集智攻关,各自发挥专业优势,把排战术的理论融入行动中。考核时,一排指挥口令清晰、队形变换迅速,得到营长表扬。
“大家把心拧成一股绳,还有啥事做不成?”去年底,因为全年任务完成好、军事成绩过硬,一排荣立集体三等功。
团结出友情,拼搏出成绩,团结与拼搏促进战斗力。多年来,一排一直有个口号:团结一致,快乐拼搏!
一辆坦克3个兵,战场上,生死相依,荣辱与共。为战友着想、替战友分忧,早已成了坦克连一条不成文的约定。
努力与蜕变
每个人努力一点点,连队就会焕然一新
去年秋天,二级上士武鑫成功当选为班长,成为连队年龄最大的“新任班长”。
武鑫是直招军士,下连第二年就凭借过硬的驾驶水平在连队站住了脚。
过去,武鑫一听当班长就直摇头。这个成天把“完美主义”挂在嘴边的骨干,心里一直有个结:“自己是直招军士,兵龄短,如何管别人……”当兵七八年,比自己兵龄短、年龄小的战士都干了班长,他都没向前迈出这一步。
如果第二天有驾驶任务,武鑫会将坦克各项指标检查两遍,躺在床上再把任务过两遍。这种工作习惯,让他驾驶的坦克多次被评为“标准车”。
“细致”和“敏感”,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武鑫性格腼腆,做事缺乏勇气,一次失败、一句批评就会让他自责很久。那年,武鑫参加旅战斗射击比武。担心射手瞄准不平稳,他有意放慢了车速,虽然命中率优秀却超时了,成绩降了一档。问题归结到武鑫这儿,他心里憋屈又难受。
随着军龄增长,武鑫渐渐被磨平了棱角。即使工作不出彩,他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平时,武鑫和女朋友聚少离多、沟通也不多。每次两人闹矛盾,就在电话里拌嘴。女朋友一生气,两人就冷战。一次两人吵架,半个月没联系。排长王琦号召全排战友为武鑫出谋划策,加油鼓劲。
有了“后援团”,武鑫心里暖暖的,工作也有劲了,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营队比武竞赛,他踊跃报名参加,“当个好班长”的念头渐渐在心里燃起火苗;上级领导来连检查,排里让武鑫讲解坦克驾驶原理,为了完成好任务,他天天学习查资料。
那天,武鑫在全排宣布:“我要结婚了!”消息一出,大家一个比一个高兴。听着大家的祝福,武鑫脸涨得通红:“是你们给了我勇气。”
竞选班长、收获幸福,武鑫的蜕变与成长,激励着身边战友奋力奔跑——
驾驶员、下士李强原先学习无人机操作,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拓展坦克驾驶员视野,提高实战能力;班长王健曾是步兵比武尖子,转隶到坦克连,主动担负新装备调试修理工作;卫生员赵宇主动申请文书岗位,他说:基层的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学到手的才是财富……
每个人努力一点点,连队就会焕然一新。连长高逸鸿是从本连提干成长起来的,他见证了连队喜人的变化。乘着转型建设的东风,连队加紧实战化练兵、科技练兵,在比武竞赛、考核演训中崭露头角,用实绩拼出了“四铁”先进单位“三连冠”。
去年年底总结,高逸鸿感慨不已:“在一茬茬战友的接续奋斗下,坦克一连摆脱了平庸,实现了蜕变。”
图①:连队官兵正在进行武装三公里越野训练;图②:连队官兵在训练中不断突破自我;图③:休息时间,连队官兵一起为他们各自的家人送上遥远的问候。
王 鹏摄
成长暖流润心田
■第81集团军某旅坦克一连上等兵 项梓纭
在连队,我被大家称为“学霸”。我是清华大学学生,2018年安徽省高考第六名。成为军人是我儿时梦想,穿上军装、来到连队,我才发现头顶的光环并没有多耀眼。
第一次参加连队20公里战斗体能训练,顶着寒风,我每走一步都很艰难。看着战友们喊口号唱军歌,背着背囊步伐坚定,我的信心荡然无存……
连务会上,大家分享这次训练感受。班长王健说:“我是班长,没理由掉队。”二级上士黄超说:“战友们都在鼓励我,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同年兵李佳乐说:“我不想被任何人比下去,虽然我是个新兵。”
这些话让我深受触动。刚到连队时,我对连队生活很不适应,训练工作始终不在状态,一到考核我就紧张,成绩单上我总垫底。
指导员鼓励我,拼搏的青春才有意义。野外拉练,我和大家一起在山路上高歌;夜深人静,我坐在班长身边,听他讲家乡的人和事;考核前夕,我在操场上加班训练……
当我吃过的苦转化为一张张合格的成绩单,指导员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那一刻,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希望、自信、喜悦——这是成长的暖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此后,我和战友们一起参加全军军事高科技知识网上竞赛和全军军事建模竞赛。一起熬夜,一起钻研苦学……与战友们共同拼搏的经历,永远激励着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