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人们在感知和理解信息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加入主观成分,特别是在对情况作出判断时,很难完全摆脱主观意愿、偏爱喜好等因素影响,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分析判断情况、作决策,即可称为“愿望思维”。在军事决策中,“愿望思维”会让决策者以主观意愿追求偏离实际的目标,许多时候还会使决策者对潜在风险放松警惕,导致功败垂成。
在“愿望思维”的支配下,当局者对情况作判断时很容易进行自圆其说的解释,令自己陷入“望梅止渴”式的判断怪圈中,所有的信息都被赋予了看似合乎逻辑的解读。作为一种潜意识表达,决策者在“愿望思维”作祟下,会经常性地忽视一些客观准确信息的价值,选择性地相信与自己主观意愿相符的信息。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在攻克太原、吞并北汉后,北宋收复幽州仿佛近在咫尺。虽然不清楚辽军的实力以及骑兵动向,且部队疲困交加,宋军仍试图以突然的行动,一举袭取幽州地区。结果,宋军在高梁河之战中被辽军击溃,此后在对辽作战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这个典型的战例,反映了决策者在情况判断时受“愿望思维”的干扰而作出错误的决策。高梁河之战中,宋太宗求胜心切,不能在战前理性地对宋辽两军情况进行正确分析,一厢情愿地沉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中而忽视了所掌握的信息是否全面可靠,轻率鲁莽地采取了军事行动,最终招致失败。
“愿望思维”的产生,与个人情感因素紧密相连。人们往往受民族、宗教、文化与价值认同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会影响个体形成“愿望思维”。比如在战争中,人们普遍更加同情弱小的一方,然而这种情感因素并不能凌驾于战争的属性之上,更不能左右战局的发展。在现实的危机局势发展判断中,除了普遍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人们还会受到群体情感认同压力的制约,不愿意正视危机的残酷性和动态对抗性,片面地认为会出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难以客观有效地评价危机走向。
人们如何获取和理解信息,除受情感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自身经验、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巨大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对于不同词语可以产生不同知觉的阈值界限。这主要是因为其过去习惯性地把某一个词语的频率作为基础,然后投射到未来知觉中去。换一种说法,人们对过往的记忆并非像电脑拷贝资料一样存储在记忆库中,而是在需要提取时才构建起来。决策者并不能孤立感知和记忆材料,而是时常根据过去的经验及材料所处的情景来理解新信息。这就使得决策者在情况判断时,往往更加倾向于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教益,以至于不自觉地把当前的情景视为与历史上已发生事件的情景相似,先入为主地进行分析判断,而忽视了其他的可能。
作为一种思维倾向,在作情况判断和分析决策中,“愿望思维”无法根除,只能努力降低其影响。其实,“愿望思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它的危害,不愿意进行自我质疑。在情况判断过程中,应多设想几种结果,学会停下来,复盘自己的判断是否存在失误的可能,并通过改进方法、校正偏差,使结论相对准确一些。除此之外,还要合理收集和分析情报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作为情况判断和定下决心的客观依据,切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去选择情报信息,更不能用经过拼凑、篡改的情报资料为自己的见解和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