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漠中的军用机场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沿途之上大风卷起细沙,沿着绵延的沙丘制造出水波粼粼的幻象。稀稀拉拉的骆驼刺和红柳在寒风中摇曳……
这里是巨龙腾飞的起点。一发发导弹、一枚枚运载火箭、一颗颗人造地球卫星和一艘艘神舟载人飞船,从这里腾飞启航,被送入浩瀚太空……60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20多个第一,铸起了彪炳千秋的丰碑。
一
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
人民解放军选精拔锐,集结精英,荟萃戈壁,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地带,拉开了艰苦创业的序幕。
流沙、风暴、酷热、寒冷、缺水……平沙万里无人烟的戈壁上自然条件异常恶劣。没有房屋,创业者们就打铁桩、支帐篷,挖筑地窝棚;缺乏用水,就挖塘积水,或用水车定时定量送。为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们披星戴月开荒种地、植树造林,建设戈壁“南泥湾”,用奋斗的青春唤醒了沉睡千年的戈壁。各式各样的试验建筑群拔地而起,试验设备相继安装,铁路公路延伸至发射场腹地。很快,各类工程竣工,并逐步交付使用……
1960年11月5日,璀璨的朝霞染红了茫茫戈壁。雄伟的发射台上,我国自产的第一枚导弹傲然挺立,像一柄倚天长剑,直刺万里苍穹。
上午九点,发射时刻到了。“5、4、3、2……”地下室指挥员忠勇站在指挥台上,如置身于一场伟大战役的前沿。他大声喊出了两个字——“点火!”
顿时,火光闪,大地抖。火箭在滚滚气浪中腾空而起,缓缓升空,随后渐渐倾斜、拐弯,向大漠深处飞去……数分钟后,落区传来了各种测量设备“跟踪良好”“弹头命中目标”的报告!
“成功了!”发射场上一片欢呼声!
二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欠收。解决粮食问题已成为卫星发射基地的燃眉之急。
为了战胜饥困,部队作出决定:除组织一支小分队到祁连山狩猎外,号召广大官兵挖野菜度荒,拿起锄头开垦土地,向沙海碱窝要粮要菜。官兵拖着浮肿的身躯,肩拉绳犁,播下生命的种子……仅1961年,官兵就开荒种地4400余亩,产菜540000多斤,产粮36600多斤。
紧张的业务训练,繁忙的施工生产,让广大官兵体力透支。定量就餐,没有蔬菜,使许多人得了夜盲症、浮肿病。但是,为了航天事业的崛起,他们以铁人般的意志埋头工作在科研试验第一线。
在严重缺粮的日子里,原第三试验部部长李杰民体重减了30多斤,眼圈凹陷,双颧凸起,脸色发黄,步履蹒跚,像棵风干的胡杨树。这个刚强的山东汉子,强忍饥困,战斗在百里通信线上。
一天下午,他去检查雷达设施。刚走到山脚,就觉得饥肠辘辘,浑身无力。他采来野菜和胡杨叶,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半小时后,他觉得胃部绞痛犹如万箭穿心,痛得倒在了路边。经诊断是野菜中毒……后经医院及时抢救,他才脱险。
两天后,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到医院来看望李杰民,告诉他:眼下又一枚火箭已运往发射场,马上就要发射了!
李杰民兴奋极了,说:“我争取早日出院,回到发射场去!”
李福泽和李杰民这两位患难与共的战友大声谈笑着走出了病房,行进在长廊里。突然,笑声戛然而止,李福泽回头,只见李杰民直挺挺地仰面倒在了长长的走廊上。这位从小米加步枪的队伍里走过来的老同志心脏病突发,在开怀大笑中,同他热爱的火箭和战友匆匆诀别了……
除了生活、环境困难重重外,对于创业者来说,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既缺乏资料,又缺乏测试设备。那时,国内只有一台每秒运算一万次的计算机。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没有设备,就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在帐篷里搞研究,在旧车库里组装尖端产品;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机,一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1964年,在执行中程导弹任务时,发生了推进剂外泻的重大故障。这种推进剂有很强的腐蚀性。操作手刘守德冒着被烧伤的危险,顾不得戴面罩和手套,迅速把手伸进正在外泻的液流中,关闭了阀门,保证了发射试验的顺利进行。
1970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全体参试人员提前两个月就进入了任务准备。发射阵地上的广大官兵顶着寒风,周密检查,不放过一个疑点。加注人员发现加注过滤器有堵塞现象。按常规,拆下来清洗一遍就可以了,但他们以对试验高度负责的精神,钻进冰窖似的弥漫毒气的储罐里,苦战了7天8夜,把整个管道全部清洗了一遍。
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危险性大。广大科技人员向党组织表示: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圆满完成任务,就是死在阵地上也心甘情愿。技师田现坤担任结合核弹头的工作,直接与引爆系统打交道。他脱下皮衣,冒着严寒,贴在弹头与弹体之间整整战斗了80分钟,像绣花一样做完了上百个动作,把两弹对接到一起。当联接到某个插头时,因危险性更大,无关人员都撤离阵地隐蔽了。他依然沉着果断,准确无误地将核弹头引爆系统与电源联接起来,使核弹头处于良好的待发状态。对接任务完成后,聂荣臻元帅走上前去,握着田现坤的手说:“谢谢你,辛苦了。”
三
1966年10月27日,在酒泉发射场,我国成功进行了一次导弹试验。从那时候起,随着大地的一次次抖动,有数百枚近程、中近程、中远程等各种类型的火箭在这里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大戈壁上夜色如水。导弹发射架上,灯光异常明亮。高大洁白的火箭将要载着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遥远的航程了。
年轻的发控台操纵员胡世祥,有力地按下了那枚牵系着亿万人民心弦的橘红色按钮。瞬间火箭轰鸣,大地颤抖,火焰映天。“巨龙”缓慢离开发射台,带着一束炽白火焰,射向无边的夜空……
翌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为了发射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陆地测量控制、海上测量编队、航空保障等各大系统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千家工厂、研究所以及69300多名参试人员,紧张有序地战斗在祖国的西北戈壁、塞外草原、长白山麓和广阔的海洋……为发射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0年5月18日10时整,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火箭在各种仪器监控下,飞越银川、太原等城市上空,直奔南太平洋预定海域。远洋测量船队早已做好了打捞的一切准备。直升机悬停在离海面30米的数据舱上空,“蛙人”沿软梯进入海中,只用了5分20秒就打捞完毕。
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到了北京指挥所。聂荣臻元帅激动地题词:“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心同德、大力协同的伟大胜利。”
60多年过去,如今在昔日“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荒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东风航天城。如今,驾驭火箭的第二代、第三代航天人,在航天强国的伟大进程中继续攻克着事业上的难关,书写着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