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当晚霞消失在莲花河的冰面时,我们小区门口一对大红灯笼便随之燃亮,房前屋后闪烁着串串彩灯,春天的脚步欢快而轻盈,分明已经抵达家门口。
今年的春节与前两年相比,赋予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和希望,怎么过?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过法。我作为一个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最佳的选择就是宅在家中,以书为伴,读书过年。
白天移步暖洋洋的阳台,夜晚伴一盏静默的台灯,捧读一本自己喜欢的经典书籍,似穿越时空隧道,与遥远的作者对坐,随着他们的笔触进入梦幻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故事,心灵随之受到了洗礼,感情也随之得到了升华,这是何等快乐、惬意的事情,又是多么有益、有趣的过年方式。
关于读书,古代先贤们早有很多教诲,单举唐朝几例。“诗圣”杜甫说:“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诗豪”刘禹锡写道:“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晚唐“小杜”杜牧寄语自己的小侄:“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名言今天仍是众多人励志的座右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关于读书,革命导师和领袖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阅读过的书籍、刊物共达1500多种,写的笔记本,包括手稿、摘录、提纲、札记至少有100多本。有一天,马克思的两个女儿燕妮和劳拉问他:“爸爸,你一生最欢喜的是什么?”马克思回答道:“我自己最欢喜的是啃书本。”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据统计,列宁毕生查看过的书刊、材料共有22种之多,16000本图书以及定期的出版物、文件、书信等,阅读量超过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
毛泽东同志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一生留下了许多嗜好读书的佳话,从长征途中马背上的书箱到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所形成的诸多思想都是他常年读书的结晶。
古人云:“书犹药也”,又说“开卷有益”。冶心养性,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新春时节,安安静静地坐在家中,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也是我们迎接新春、开启事业新篇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