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遗余力地歪曲事实,将诸如“太空竞争者”“太空威胁”的帽子扣在别国头上,归根结底是为了给自身谋求太空优势制造借口
1月下旬,美国航天局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宣布将在核动力火箭研发方面开展合作,为载人火星探索任务做准备。然而,就在忙于推进太空探索项目的同时,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却抛出涉华负面言论,声称中美“正处于一场太空竞赛”,并警告美国政府“不要让中国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抵达月球上的某个地方”。
上任美国航天局局长以来,比尔·纳尔逊多次无端指责中国和平探索太空的活动,妄称“中国的太空计划是军事计划”,污蔑“中国航天偷窃他国技术和创意”。在美国政界、军界,类似这样的论调并不鲜见。美国如此不遗余力地歪曲事实,将诸如“太空竞争者”“太空威胁”的帽子扣在别国头上,归根结底是为了给自身谋求太空优势制造借口,是霸权思维、冷战思维在作祟。
鼓噪“竞争”,持续增加太空投入。近年来,美国将赢得大国竞争作为国家战略重心,将太空视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密集出台文件为推进太空战略、强化太空霸权进行认知塑势。美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均强调,要在“持久竞争”中“超越中国”。美国家太空战略和防务太空战略则明确指出,要确保自身太空优势和领导地位,在太空领域“赢得与中俄的竞争”。为此,美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太空领域的投入。在美2023财年的国防预算中,准备投入太空领域的资金超过500亿美元。其中,为美国航天局拨款约254亿美元,比2022年增加5.6%;为美太空军拨款约263亿美元,涨幅超40%。
渲染“威胁”,刺激太空军备竞赛。随着冷战的结束,太空军备竞赛一度淡出全球视野。然而,美国近年来罔顾事实地抹黑他国航天成就、夸大竞争形势、贩卖焦虑恐慌,几乎重演了冷战时期的历史。不论是全面推行所谓“第三次抵消战略”,还是极力宣扬中俄“外空威胁”,美国某些政客和媒体的所作所为,不仅让所谓反华反俄的“政治正确”充斥美国政坛,也让冷战思维加速回潮。当前,受美国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围绕太空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纷纷增加太空对抗装备研建投入,发展和试验太空军事能力,这势必加剧太空军事化。
强化“战力”,破坏全球战略稳定。近年来,美国以冷战思维持续推进太空军事化进程,公然将太空界定为“作战疆域”,组建太空司令部、成立太空军,大力研发部署定向能、“反卫星通信系统”等进攻性太空武器,频繁举行“施里弗”“全球哨兵”和“太空旗”等军事演习。作为拥有卫星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密集发射包括军事侦察卫星在内的各类卫星。同时,美国长期抵制太空军控进程,以技术性问题全面否定中俄提出的“防止在太空放置武器、对太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甚至独家阻拦联合国“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问题政府专家组通过报告,导致国际社会相关努力停滞不前。这些举动无疑将加剧全球军备竞赛向太空扩展的态势,威胁人类整体安全,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100多年前美国人马汉提出海权论,今天一些美国人正在鼓吹所谓“天权论”,企图通过掌握太空霸权来控制地球。然而,一家独大、赢家通吃的单边主义在当今世界根本行不通,执意推进太空军事化、谋求太空霸权将严重冲击现有大国间战略稳定架构,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背道而驰。作为世界大国,美国应尽早摒弃冷战思维,正确看待他国航天成就,努力让太空造福全人类,而不是成为“称王称霸”的角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