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莫给后任留“包袱”


■赵炫竹

作者:周 洁

电视剧《县委大院》塑造了两位优秀的县委书记吕青山和梅晓歌。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坚持为民造福,不给后任留“包袱”。

吕青山离职之前,解决了最难办的拆迁问题。他说,“最重的石头,我尽量先搬走;难扫的街,我也争取先扫干净”。他的继任者梅晓歌也注重干一些打基础、惠民生的工作。梅晓歌坚持关停污染企业,不要“带血的GDP”;坚持发展绿色产业,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两位县委书记的行为启示我们,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还要为后任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事业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

军队是要打仗的。不给后任留“包袱”,对军队领导干部意义更大。任何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工作,都要着眼提升战斗力,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倘若只想着自己的“政绩”,想着如何“让上级满意”,寅吃卯粮、大动干戈,搞一些“脸面工程”“眼球工程”,就可能削弱战斗力提升的基础。譬如,有的领导干部不下大力抓人才建设、基层建设等一些一时难以出成绩的工作,只热衷于“出经验”“搞亮点”之类的事情。如此一来,必然会给后任留下“包袱”。这些“包袱”是战斗力短板,是建设弱项,也是发展隐患,危害不可小觑。

我们常讲,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这是一名领导干部应有的胸怀、党性和境界。对战斗力建设而言,很多工作都不是一任之力能完成的。如果领导干部只想着自己任期内的事,不愿给后任打基础、垒基石,战斗力建设就难以持续上台阶。对领导干部来说,战斗力建设大于天,对后任见效的事不能不干。事实证明,那些“对后任见效的事”,早干则事半功倍,晚干则事倍功半,不干就会影响发展大局。

解决好不给后任留“包袱”的问题,关键在于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政绩观是共产党人从政、谋事的“总开关”,决定着领导干部工作的态度、方向和成效。领导干部政绩观端正了,就能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断提升对战斗力的贡献值。事实上,一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巩固提升,是一任又一任领导干部接续发展、共同努力的结果。倘若上一任留下“包袱”,就会影响后任的发展基础,影响干事创业。因此,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要“往前看”,还要“向后看”,看干了多少铺垫性工作、抓了多少未成之事、做了多少夯实发展根基的工程。领导干部既做好任期内的事,又不忘为后任除障碍、补短板、蓄底气,才能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推动部队建设高质量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