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弥合鸿沟,促进均衡发展仍需各国共同努力


■周嘉政  本报记者  孙  琦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形势紧张,全球多重危机叠加,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没有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导致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进入2023年,面对全球发展动能不足的时代背景,各国挖掘合作潜力的意愿愈发强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意志愈加坚定;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立场更加清晰,展现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均衡发展的大国担当。

全球发展进程面临严重冲击

当前,全球发展进程正在遭受严重冲击,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尤为突出。

美联储去年多轮激进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导致包括非洲、拉美在内的发展中地区债务风险骤增,通货膨胀加剧。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2022年非洲国家平均通胀率预计达13.5%。为缓解通胀压力,非洲多国央行纷纷被迫加息,收紧流动性,致使一些国家再度陷入严重衰退。

全球贫困问题恶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和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而疫情、俄乌冲突、美元持续走强等因素直接推高这些必需品的进口成本,让这些国家原本就脆弱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在通胀和地缘冲突等因素持续影响下,未来全球贫困与饥饿问题或将更加严峻。

数字鸿沟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疫情影响,数字技术对制造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技术发展现状存在巨大差异。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到2025年底,北美地区的5G网络覆盖率将超过63%,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仅为4%。

面对南北分化的不断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如果不填补全球最富有的人群和最贫穷的人群之间的鸿沟,我们就会走向一个由80亿人组成的、饱受紧张局势和不信任折磨、陷入危机和冲突的世界。

团结合作成为各国人民心声

为跨越发展鸿沟,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吹响了联合自强、团结合作的号角,这些积极信号将助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非洲各国加强合作,努力在数字技术、绿色经济等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非盟近年来着力推动的重点项目,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在加速形成。非盟还积极构建集体安全机制,在冲突预防管理、冲突后重建以及和平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与此同时,非洲国家非常重视同中国的合作,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过去一年,不少拉美国家更加强调地区团结、外交自主,拉美一体化有望重拾动力。作为拉美国家的重要经贸伙伴,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稳定市场将为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深化合作,中国将帮助拉美提升竞争力和产业链价值,为拉美经济持续注入增长动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去年1月生效实施以来,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将贡献全球GDP增长的近四分之三。在合作意愿驱动下,亚太地区仍将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火车头。

世界期待中国方案破解发展难题

当前,由于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突出,进一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和实际行动,积极提供全球经济治理的公共产品,推动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称赞。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实现更加普惠的发展擘画蓝图、汇聚合力。一年多来,这一契合各国人民谋发展、促合作、盼公道共同心声的倡议落地生根,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响应。截至目前,全球发展倡议已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全球共谋发展的力量不断壮大。

知行合一,以行践言。中国始终为凝聚全球合力,帮助发展中国家补齐发展短板、破除发展瓶颈不懈努力。中国始终想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切。在菲律宾,中菲农业技术中心推广商业化杂交水稻51.44万公顷,促进粮食增收48.21亿公斤,为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民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秘鲁,中国援建的应急指挥中心提高了该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瓦努阿图,中国援建的马拉坡学校被当地人誉为“一座照亮年轻人学习知识道路的灯塔”……一项项务实有效的举措,为共谋发展合作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力,也为发展滞后的国家特别是遭受疫情重创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

眼下全球发展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将继续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