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铺展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各地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扫描


■本报记者 佟欣雨

上海城市开发边界外,约4100多平方公里的乡村地区通过鼓励年轻人回村创业、建设现代化农业等方式,探索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图为在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四墩村的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演示智能操控水肥施放。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看病不必舟车劳顿赶往城市,能就近就便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教育资源从城市到乡村趋于均衡,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办事更方便迅捷……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一句“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道出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

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成效显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从“美丽”到“宜居宜业和美”,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习主席清晰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富春山居图》寄托着中国人对绿水青山、田园生活的向往。宜居宜业,方得和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美丽乡村徐徐铺展一幅幅“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悠悠乡愁”的山乡画卷。

宜 居

“村村通”密织物流网

“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1月6日,湖南省平江县开启城乡客运一体化试运营,客运班车实现25个乡镇街道、427个建制村全覆盖。同时,60辆纯电动客车取代燃油车投入运营,在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中增添一抹减排降碳的绿色。

在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四明村村民张秀明登上一辆跨川渝两地的省际公交车,前往四川省泸县云锦镇赶集置办年货。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推进,川渝毗邻地区陆续开通20条跨省公交线路,基本实现毗邻区县跨省城际公交全覆盖、票价全统一。制约乡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打破,两地商贸、旅游等资源交流愈发频繁,畅通了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首先应推进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改善。乡村交通网一头连着村民生活,一头连着产业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加快建设。

随着乡村交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流、物流在城乡间快速流通。日前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推动完善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网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站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设施体系。

春节临近,乡村物流愈发繁忙。透过河南郑州某物流企业的大屏幕可以看到,一家家乡镇物流服务站不断有村民取寄快递,一辆辆货车满载来自县城的货物等待入库。企业相关负责人钟鹏勋介绍,除了自有车辆外,他们还与县公交公司合作,利用“村村通”客车运送小件快递到村服务点。村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人在家中坐,收发全国货”的便捷服务。

宜 业

“金果果”点亮致富路

夜幕降临,在海南省三亚市梅西村的火龙果基地,一盏盏暖黄的灯准时亮起,连成一片“星海”,不仅点亮乡村的夜晚,也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

“这批火龙果属于反季节种植,价格更高。小小热带水果成了市场上的‘金果果’。”村民赵绍奇是梅西村现代特色农业的从业者。“8年前,我返乡种植火龙果、芒果,逐渐从一个对农业懵懵懂懂的‘门外汉’,变成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的新型农民。”赵绍奇说,他在水果种植基地引进新型灌溉技术,只需轻触手机屏幕,就可以完成灌溉、施肥等各项操作。

近年来,梅西村以文明乡村建设为出发点,依托前海后山的地理区位优势,发展火龙果、哈密瓜种植等特色产业,开辟乡村发展新赛道。新年伊始,村委会副主任张波心中默默盘算着一本账:“出租闲置土地,150余亩火龙果基地,每亩租金约3000元;还有哈密瓜基地、芒果基地的租金……”除村集体收入外,张波还惦记着村民收入这本账:引入特色产业,村民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基本工资加提成,平均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产业兴旺,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曾面向多地农民展开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美丽乡村建设几项重点工作中,农民对“产业发展”的重要程度评价较高,而对其发展现状评价分数较低。在该所研究员陈秋红看来,推进农村产业持续发展,应当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明晰的主导产业。同时,推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实现融合发展,打造乡村的知名度和综合品牌影响力。

春节临近,许多家庭都会置办几盆年桔。金黄色的桔果挂满枝头,寄托新一年的美好愿景。这些造型各异、硕果累累的年桔,其实是嫁接于柠檬树枝。在拥有上千年年桔种植历史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仙涌村,超过2000户村民掌握这项栽培技艺。随着当地年桔产业不断发展,产量大、质量好的“陈村年桔”成功获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陈村年桔”并未止步于此,当地年桔协会会员卢景初正着力于改进栽培技术:“将来我们突破无土栽培技术瓶颈,陈村年桔将不仅在国内售卖,还能远销国外,帮助大家进一步增收!”

和 美

“积分制”倡导新乡风

参加一次志愿活动加20个积分,为游客提供帮助加5至10分,违规操办红白喜事扣20分……在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家家户户有一份“文明档案袋”,实行“积分制”管理。大到爱岗敬业、友亲睦邻,小到门前卫生、圈养家禽,村民的日常行为活动都有明晰的积分标准。

通过“积分制”管理,油溪桥村村民真正成为村庄的主人,走出一条“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路子。村里有条油溪河,计划打造漂流项目,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开展志愿劳动。不到3个月,占地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建成。村里把停车场租给旅游企业,赚到了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积分高低与村民产业收益、物质奖励挂钩,村民根据积分数值定期享受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村党支部书记彭育晚说,“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村民真正成为治村管村的主人。”为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油溪桥村村委会推出村规民约。每一项条款均经过村民的反复论证,如今已修订至第九版。禁赌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卫生监督小组相继组建,村里还成立了村级困难救助基金。勤俭节约、健康向上、守望相助的新风尚,在油溪桥村蔚然成风。

和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价值追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是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实际推动的具体抓手和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油溪桥村探索的“积分制”管理模式入选首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面向全国推广。在千里之外的广西都安县大崇村,“积分制”在大石山区绽放绚丽的花朵。

大崇村党支部书记韦荣成曾前往油溪桥村学习。他回到家乡发现,由于村情不同,“积分制”管理办法需要因地制宜找到新的突破口。

村民蒙月妹的儿子考上大学,按照大崇村积分规则,蒙月妹家的积分增加5000分,一跃成为全村第一。随后,她用这些积分兑换了6只瑶山羊的养殖权,发展特色养殖。村民受到“积分制”鼓励和引导,积极支持孩子努力读书。近年来已有两名大学生留在大崇村,发挥自己所长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升级。

现代化的农村是什么样?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油溪桥村组织村民召开屋场会。“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彭育晚说,“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让农业更高产、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