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深夜,一场实战化演训在漆黑的夜色中拉开序幕。
悄然抵近至“敌”防御前沿并完成破障后,第77集团军某旅工兵连官兵从器材包中取出一根根被黑色胶布包裹的塑料管。只见这些塑料管已被提前从正中切开呈圆弧状,官兵们将它们弧面朝外插入土中,随后将用于指示引导的荧光棒放置在其中,就这样,一条通路便被标识出来。从进攻方向望去,通路发出点点荧光,在夜幕中清晰可见,而“敌”防御阵地那边却察觉不到半点光亮,视野内俱是漆黑一片。
“利用半截小小的塑料管,就实现了单向指示照明的功能。原理并不复杂,但设计非常巧妙,这是一线官兵的智慧。”谈及这项小发明,该旅领导颇感自豪,“近年来,我们在练兵备战中充分发挥基层官兵的主动性、创造性,集思广益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基层官兵摸索出的许多小发明、小革新,已成为助推部队战斗力生成与提升的‘增效器’。”
在工兵连训练场,记者见到了发明“单向发光管”的中士廖国中。别看他入伍不到5年时间,却已是全旅闻名的“军营发明家”,他在此前提出的两项革新成果,如今已在全旅范围内推广,被应用于演训实践之中。
“发明革新并非科研人员的专利,只要在训练中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普通一兵也能有所作为。”采访中,廖国中展示了自己的另一项革新——“无人机渡河牵引绳法”。
“过去侦察兵渡河,首先要由一名官兵泅渡至对岸,待固定牵引绳后,其余官兵再依次拽绳过河。”廖国中说,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说,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在一次训练中,廖国中受到无人机投送物资做法的启发:何不利用无人机代替泅渡官兵,在高空投掷地钉,固定牵引绳?与记者谈及此事时,他显得格外兴奋:“你说‘游过去’与‘飞过去’,哪个更快捷高效,这还用选吗!”
廖国中提出这一想法后,立即引起了“创客办公室”的注意。“创客办公室”设在该旅作训科,主要负责征集并初步论证官兵们提出的各种新想法、新点子,一旦这些想法通过党委立项,便可得到必要的场地、经费和政策支持。
就这样,在廖国中和“创客办公室”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上百次反复试验,这项“无人机渡河牵引绳法”的设想最终变为现实。不久前,这一成果在某次实战化演训中被证明切实有效,侦察营将其列入战术行动手册当中,廖国中也因此受到了旅党委的通报表彰。
“凡是可推广性强、能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的小发明,我们都会制作成标准配件,纳入器材进行配套;对实战化训练中发挥作用明显的革新成果,我们也会主动进行推广。” 该旅作训科参谋石钰丞告诉记者,自“创客办公室”成立至今,他们已推动60余项革新成果落地见效,先后有数十名“军营发明家”和“基层创客”受到表彰奖励,在基层立起了聚焦备战打仗革新创造的鲜明导向。
如今,已经拥有3项发明革新的廖国中,又将精力投向了某装备应急抢修简易器材的改造工作,他说:“我们基层官兵身处战斗力建设一线,更了解装备特性和战场所需。虽然我们的创新成果并不多么‘高大上’,却能直接作用于战斗力生成,同样能够发挥出大作用。”
记者手记
喜看“良驹” 遇“伯乐”
■李佳豪
在抗日战争时期,身处敌后的抗日军民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因地制宜的创新战法,有效打击了侵略者;解放战争中,前线官兵利用旧油桶和炸药包自制的“飞雷炮”,在实战中发挥出巨大威力,弥补了我军缺乏重武器的不足……纵观我军历史,类似的发明革新屡见不鲜,无不彰显群众智慧的巨大力量。
利用半截塑料管实现单向指示照明、使用无人机为侦察兵开设渡河通路……透过廖国中的几项革新,我们欣喜地看到,基层创新之火一直在熊熊燃烧,并渐呈燎原之势,越燃越旺。
正如廖国中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基层是创新创造的富矿沃土。来自基层部队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岗位上的“轻兵小卒”,长期扎根在练兵备战一线,长期与装备朝夕相处,最了解战场的所急所需,最清楚武器装备的脾气秉性,因此,他们提出的创新想法也往往更有针对性、更具实用性。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对于基层官兵提出的种种发明革新,各级领导应保持一颗“伯乐之心”,主动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支持。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对待每一个“草根创新”“大众创造”,就一定可以激发官兵的能动性、积极性,从而让更多的“千里马”在创新的沃土上竞相奔腾,为实现战斗力提升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