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荣:李舫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品《大春秋》(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是一部文化底蕴很深的散文集。诗词领跑,大气磅礴,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家在思辨论理之余绝不缺少激情和诗性;语言简约、短促、有力,金属般铛铛作响的文字铿锵耐读,有着豪放派诗词般的骨骼和质地。华丽的语言承载了充沛浓烈的情感,文字的机锋表呈出文章结构的匠心、人物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扎实的叙事能力和白描功夫使得作家得以重返历史现场、复现人物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和命运的真切把握,传递出作家或悲悯、或体恤、或尊崇的同理与共情。
对于人物自身形象的把握,李舫是付出了极大热情的。作家笔下的扬雄,充盈着日常生活的细节,寥寥数笔,那个为写《长杨赋》耗尽心血、力竭而病的壮夫神态就跃然纸上;嵇康的出场笼罩着诗性甚或魔幻的气息,那种与时代和周遭格格不入的反抗者形象顷刻间便从读者的脑海里升腾而来。塑造好“士”的形象并拉近他们与读者的距离,李舫依凭的是对日常经验的复现和历史场景的重建。《大春秋》中,陈子昂不仅又一次登上了幽州台,更是将那一腔热血和忧郁也一并烙进了读者的内心。而李贽的出场,更是惊心动魄的。作者仿若亲身经历了那种生命撕裂的痛感,将一种决绝的力量和伤悼的哀婉一并刻录进生活的现场。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古老开篇,吟唱讲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索小康的朴素梦想。而今,穿越数千年风雨沧桑,这梦想在中国大地变为现实。《大春秋》是一份历史笔记,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碰撞、精神对话,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大国文脉的现实律动。
全书最后以“苟利国家生死以”作结,显示出作家对“道”之大者的深切思考和自觉认同。这种基于历史警醒、文化省察、哲学思辨之上的梳理和总结颇具匠心,既点明了《大春秋》在文本层面的意旨,也彰显了以文学方式抒写和阐释历史的价值。在历史学家不能及、无所及之处,作品让历史的细节释放出更加个性、丰盈、壮美的美学力量。这种对历史的回溯、探寻、想象和思辨,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学者、作家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开阔胸襟和历史担当;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哲学内涵,又充满新时代气息,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
郑茂琦:《大春秋》中的“春秋”为何意?李舫说,春秋有很多种内涵,比如:春秋笔法、春秋积序、春秋鼎盛……“春去秋来,四季轮回,成就中华五千年的浩浩汤汤。”在书中,她以23首经典诗词连缀起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及至现代和当下中国的宏阔历史。理想之崇高、英雄之精魂、家国之情怀,都隐含在诗词的吟咏和文章的写意中。
李舫的视角不拘泥于一时一地,思辨也不停留在一人一事,而是汇通古今中西,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将中国和世界历史巧妙地联系起来。发诸笔端的是对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充分自信。
在《大春秋》中,作家力求挖掘贯通古今的历史文化意蕴。因此,她将自己的讲述延续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及至新时代扶贫攻坚的千古伟业。书中收录了李舫近年来在中国农村行走的纪实性随笔。从雪域高原的西昌、悬崖峭壁的凉山到武陵河畔的湘西、七省通衢的襄阳,那些亲历和见闻让人看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来路,进而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勾连起来。
在革命历史的书写中,《跫音——百年中共与北大红楼》用一个又一个与红楼有关的场景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初的风云变幻,让人感受到那一辈青年革命者沸腾的热血、激荡的青春、昂扬的斗志与坚定的信念。“亿万万人家国,一百余年拼搏”。李舫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明白,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在《山河血》中,她为杨靖宇将军画了一幅小像,以文学的想象为历史补白,用“心灵的温润剥开历史的粗粝”。“东北的冬天滴水成冰,异常寒冷。他已经病了五天,高烧,咳嗽,胸闷,头疼欲裂,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他的双脚早已冻伤,肿得像两个石锤,右臂还有一处枪伤,他将衣服撕成布条扎紧,血终于止住了……他用残余的意志支撑着自己,不能睡,不能死,我要站起来,我要战斗!”这就是对杨靖宇的书写,文字的“眉宇”间,透出凛然英雄气。春与秋其代序,为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抛洒热血、勇敢牺牲的精神,赓续不绝。
李舫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紧紧相连。这一革命历史所蕴含的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春秋》的叙事具有鲜明的总体性特征,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