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人造肉,许多人并不陌生。近几年,一些知名连锁快餐厅纷纷推出了植物肉产品。凭借着可以媲美真实肉类的口感、更优质的蛋白,以及更低的能量,植物肉产品开始走上人们的餐桌。
然而,这种人造肉是以大豆、豌豆等植物为原料,通过技术手段对植物蛋白进行加工从而模拟真实肉类,其本质依然是素食。今天,我们所探讨的人造肉,并非“植物肉”,而是从动物体内提取干细胞等,通过组织培养而成的真实“动物肉”。
在实验室里培养肉,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设想。早在1894年,法国化学家马赛兰·贝特洛就曾畅想未来:“人类吃的将是实验室里培植出来的肉,而不是被屠宰的动物的肉。”
2013年,世界上第一块人造培养肉从荷兰一个实验室里培养出来。随后,世界很多国家都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探索。然而直到今天,细胞培养肉还未在全球市场得到大规模普及。因为,相比于从植物、真菌、微生物中提取蛋白来制造肉,肉类细胞通过体外培养制造一块与真正肌肉组织的营养、外观、质构和味道高度相似的肉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细胞培养肉首先需要从动物身上提取细胞,然后在实验室中模拟细胞在动物体内的生长环境,使其不断扩增,接着利用生物支架或3D打印技术使细胞形成肉类的组织结构,最后再制成肉类产品。目前,这个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2020年,荷兰科学家“培养”出的1公斤人造肉,成本高达180美元。
人造肉究竟好不好吃?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目前,因为从干细胞生长出来的肌纤维很细小,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肉大多是肉糜状,再加上没有血管、筋腱、骨骼、脂肪等组织,很难拥有像真实肉类一样的口感。这也是人造肉商业化面临的困难之一。
然而食物圈从来不缺“科技与狠活”。据去年的一项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约有107家专注细胞培养肉开发的初创公司,仅2021年就新增21家;到2021年底,累计吸引投资逾19.3亿美元。在如此强烈的商业预期推动之下,人造肉的发展可能会加速推进,作为未来肉类快速生产的一种方式,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首先,人造肉对于减少碳排放意义重大。2019年,牛津大学一项报告显示,人造肉相比传统肉类生产方式,可以降低96%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45%的能源、99%的土地资源和96%的水资源消耗。
其次,人造肉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肉类集约化生产。到那时,肉类将更加容易获得,对于消除贫困、保护动物有积极影响。
再次,人造肉有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一面。它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调节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例如大多数肉里含有过多的Omega6脂肪酸,食用过多会导致健康问题,而人造肉可以用没有危害的Omega3脂肪酸代替。
另外,人造肉可能会在军事、航空航天等一些特殊领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补给较为困难的地方,例如高原、海岛、潜艇等,人造肉技术可以为军人提供充足的肉类供应。在未来向更遥远太空探索的道路上,比如太空长期驻留、月球建立基地、人类探索火星等,人造肉将为航天员提供更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