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终,评功评奖不仅是官兵关注的焦点,更是鼓舞士气、推动建设的“燃点”。朱德同志曾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官兵想立功是好事,辛辛苦苦拼搏一年,都想得到组织的认可和荣誉的激励。但能否把好事办好,评出干劲、评出士气、评出战斗力,对各级组织来说,既考验抓建能力,也检视工作导向。
平时靠官兵努力,评时靠组织公平。正如上面两则新闻所示,让“老黄牛”踏踏实实得应得的荣誉、让能干者安安心心享应享的褒奖,是各级组织需要做的、应该做的、更要做好的事。同时,对“老黄牛”发扬风格让功、有为者不好意思参评等现象,也要深挖背后原因,认清其中的利害关系,匡正评功评奖导向,纠正“立功变功利”思想。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在基层部队,与两则新闻中的主人公有类似想法的并非个例。在荣誉面前讲风格固然值得表扬,但评功评奖是一种组织行为,不能因个人的争与让而破坏规章制度、影响公平公正。古人说:“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如果一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在官兵心中留下“干好干坏都能立功”的印象,让无功者坐享其成,使实干者懒于上进,不仅乱了导向、坏了风气,还会有损组织权威,影响官兵干事创业热情,最终使部队建设事业受到伤害。
评功评奖不只是一项组织工作,也是一项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把评功评奖工作做好、做到位,首先要从制度上给予保证,必须坚持“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的原则,建立健全表彰奖励评比机制,立起硬杠杠,激活内动力,真正让官兵在思想上树牢靠实绩争先、凭贡献立功的观念,把有为者有地位、实干者得实惠的导向落到实处。
营造“平时争”的氛围。要依法依规开展好“双争”评比活动,引导官兵争在平时、争在日常,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载体,让典型先进上荣誉墙、登龙虎榜,持续激发官兵创先争优热情。同时,也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防止有的人一年到头超负荷运转,而有的人年终盘点无成绩可说,出现“少数人争、多数人看”的不良现象。
走实“日常评”的环节。要分类建立完善官兵个人档案,动态记录官兵日常表现以及执行任务、完成工作等具体情况,定期组织汇总公示,将其作为评功评奖依据,接受全体官兵监督。在年终总结时,把每名官兵全年工作实际情况摆在明面上,让大家评判谁能立功受奖、谁能披红戴花。
立起“能者优”的导向。要明确立功受奖、入党考学、评选骨干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事项的硬性标准,谨慎设置“兵龄”“参加本单位工作时间”“往年是否获得过荣誉”等软性条件。各级组织要当好“裁判员”,重贡献不重资历,看成绩不看“难处”,不仅让能力强、表现好、贡献大的官兵成为“香饽饽”,还要让他们得实惠、受重用,用制度给能干者、有功者撑腰助威,真正发挥“奖励几个人、激励一大片”的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