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支部推荐我参评‘四有’优秀文职人员,但我感觉还有更合适的人选……”11月下旬,推荐表彰人选名单一公示,我便接到了文职人员小潘的电话。这让我有些意外:小潘虽然入职才一年,但表现良好,积极上进,为何要把荣誉拱手让人?
谈心时,小潘如实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党支部组织民主测评时,他的排名不是很突出,加之他资历较浅,担心组织推荐他可能会让其他战友有想法,影响今后的成长进步。
“这是党支部认真研究讨论的结果,你不要有顾虑和压力,要相信组织和大家对你的评价……”我立即向小潘说明开展评比的程序、标准和要求,讲清楚推荐他的原因,帮他消除了困惑。
小潘的想法,可能也是很多新入职文职人员的想法。我们科室有不少年轻文职人员,有的是第一次参加评功评奖。他们对组织开展民主测评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刻,面对荣誉有些瞻前顾后。看来,有必要把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标准、原则等向大家讲清楚,鲜明立起实干者优先的导向,以便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好激发大家的团结干劲。
经过研究,党支部组织了一次专题讨论。“民主测评代表群众基础,能说明不少问题,是评功评奖的重要参考依据”“个别同志投票时有主观情绪,有时不能只根据民主测评排名决定推荐人选”“组织站在工作全局高度充分发挥作用,不当‘老好人’,不搞唯票论,才能树立干实事、敢较真的好风气”……讨论中,大家积极性很高,事情和道理越辩越清。
我也因势利导,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并以小潘为例,进一步说明党支部的想法。今年年初,小潘主动申请赴新藏线执行保障任务,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开展一线巡诊、送医送药、知识讲座、心理咨询。虽然我们会定期为大家介绍他的工作情况,但由于他长时间在外执行任务,且性格内向,和战友同事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有限,大家对他的个人成长、工作实绩等方面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这对文职人员的培养使用也有借鉴意义。”我说,“虽然小潘不揽功劳,但他的成绩和进步党支部都看在眼里。推荐他受奖,是组织对他成长进步幅度大的激励,也是对他敢于担当、干出实绩的肯定。”话音刚落,大家鼓起掌来,小潘也红了眼眶。
“明确了方向标准,我们工作起来有信心、有劲头”“聚焦服务练兵备战这个靶心,努力提高能力素质”……随着讨论不断深入,我感到,文职人员干实事、敢担当的导向更加明确,党支部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万方成、杨 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