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而立之年。岁末,新的太空征程在冬日里昂首启航。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之际,我的长篇报告文学《逐梦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也出版了。作为一名20多年来持续关注和书写中国航天的老作者,我深感欣慰和光荣。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大学毕业后来到曾经创造“两弹一星”伟业和航天辉煌成就的国防科技战线。因为工作关系,我得以走近托举“神舟”的发射场,走近梦圆凯旋的着陆场,走近隐姓埋名的科学家,走近坚毅勇敢的航天员……他们用智慧和心血在茫茫太空铭刻下了执着专一、淡泊名利、心无杂念、坚韧顽强的精神丰碑。与此同时,有一个词语在我心里日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梦想。中华民族是最早萌发飞天梦想的民族,航天工作者毕生追求的航天梦彰显着民族精神的底色。
投身于文学,虽然是个人的志向和事业,但为时代书写却是作家应有的担当。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是,10年前的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为纪念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周年,我在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中担任总撰稿。在长达3年的拍摄过程中,我走进工程的各大系统,来到创业者和实践者们的身边,有幸沿着他们的人生和梦想,追寻他们独特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内涵。尽管电视片中可能只出现他们的一个镜头,只有几十秒的同期声,但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无论是专家院士,还是部长将军,都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尽的故事。从他们饱含深情的回忆、噙着热泪的讲述、充满自豪的笑声中,我知道了中国的载人航天走过的是怎样一条艰苦卓绝的飞天之路,明白了他们的壮举牵动着多少人对外层空间的执着探索。言谈话语之间,我深深感受着他们为祖国尊严和民族复兴而付出的智慧和辛劳。与此同时,我还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自己的科学良知与责任担当去推动事业的进步。他们有过幸福,有过迷茫,有过痛苦,有过期盼,但自从加入航天队伍之后,就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个人的选择和国家的需要、个人的利益和人民的期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正是他们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用智慧和心血谱写的时代壮歌,推动我们这个航天大国一步步迈向了航天强国。
辉煌的事业、崇高的精神、可敬的人物,不断地冲击着我、感染着我、打动着我,用文学的形式记录感天动地的壮举,用文化的力量去还原鲜为人知的往事的想法萌生了。那部纪录片拍摄结束后不久,我开始了长达数年的采访创作。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在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因为有了一批执着的圆梦者,始终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奋力攻关,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辉煌成就的背后,科学家和航天人的工作常常是孤独寂寞、淡而无味的,但正是这样的矢志不渝,创造出顶天立地、震撼千秋的伟业。
写作者最大的苦恼是内心最深切的感悟却难以用文字充分表达,一表述就很容易把深刻的感悟简单化或肤浅化。航天员张陆出征前曾道出“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的心声。作为书写航天故事的作家,提笔写下第一行字时,又应该带着怎样的目标呢?虽然我很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给读者,然而,当我面对着一份份沉甸甸的资料,真正下笔开始创作时,我感受到的却是艰难。
载人航天工程涉及面之广,史无前例,令人震撼。我该写什么?怎么写? 我记得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曾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文艺创作不光说成就,也应该讲讲挫折,让大家知道中国走过的这条飞天之路,其实是挺不容易的。”的确,只有最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像载人航天这么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路走来怎么可能没有坎坷和曲折呢?恰恰是这些与成功相伴的“不顺”,折射出航天人的科学精神与情怀大爱。30年来,漫漫征途中、迢迢天路上,他们就像一个个苦苦追寻的“行者”,不停地翻过座座高山、蹚过条条大河。
我在写作时总想着王永志总设计师的话,决心把工程的全貌真实客观地呈现出来,既反映工程研制的主要场景,讲工程取得的成绩,也呈现研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努力让文字化作飞天路上的优美和声,尽可能地充满感动和力量。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们感受和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担当和科学情怀,在写作《逐梦太空》时,我除了用朴实的文字、翔实的内容写好人物、讲好故事之外,特意在叙事过程中增加了一些科普的内容。出版社的编辑同志还找来一百多幅精美的图片,相得益彰地融在文字之中,这样就能通过诗意的表述和形象的解读,让读者朋友在振奋和愉悦中收获知识、感动和思考。
《逐梦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出版时,冬天刚刚到来,火箭腾飞的烈焰给正在与疫情抗争的人们带去了更多温情和信心。一本书只是一块小小的铺路石,通天大道上还有更新更美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记录、去讲述。正如邓清明出征前所说的那样,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给了我们奋斗圆梦的广阔平台,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同样于我而言,用文学的力量逐梦九天,只要读者需要,我就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