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号嘹亮”的意蕴


■张阿利

电影《闪亮的军号》剧照。
剧组提供

近期,儿童电影《闪亮的军号》在全国公映。这部电影讲述了儿童郑思源回到老家、革命根据地照金参加“小红军夏令营”,在看望爷爷郑红兵时接触到爷爷珍藏多年的军号。在军号的感召和爷爷的鼓励下,郑思源和小伙伴们追寻红色足迹,克服困难、锻炼成长的故事。

影片构建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相连的叙事空间,建立了祖孙两代思想、情感传承的人物关系链条,植入了历史闪回的景观叙事。久居深山的爷爷郑红兵,珍藏着一把他的父亲留下的红军时期的军号。爷爷对革命历史和老军号的珍视,彰显出其对红色传统文化的坚守,也为爷孙二人的思想与情感隔阂埋下伏笔。郑思源对老军号从不了解到喜爱的经历,也是对爷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情感飞跃过程。他参加红色夏令营的成长轨迹,向观众展示了儿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心路历程。

影片抓住儿童的行为特点,运用充满童趣的儿童视角,借助夏令营桥段,立起影片的基本叙事框架。影片特别设置的红色夏令营,通过两支“小红军”队伍的合作与竞争,展现儿童的团队协作意识。尊重儿童心理、思想和情感,是该片在童趣意蕴方面的自觉追求,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影片通过军号营造出饱含深意的影像意蕴,将照金景观与照金精神深度融合。影片以军号为线索,编织出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当郑思源因体能比拼失败而失落地离开夏令营时,爷爷在山梁上吹响的军号,感召着孙儿重新回归团队;当大家找不到受伤的爷爷时,郑思源吹响的军号成为连接爷孙感情的纽带;郑思源结束夏令营告别照金这片土地时,伙伴的军号声充满依依惜别之情。此外,影片中出现的照金革命历史博物馆、薛家寨革命遗址、红军小学等红色地标,展现了照金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郑思源在红色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的生命历程,也是红色精神对儿童群体影响力、感召力的真实表达。

儿童电影对于儿童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艺术感染、熏陶和教育作用。《闪亮的军号》运用儿童电影特有的童趣影像,讲述新时代儿童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对当下儿童价值观的引导和构建,进行了积极的艺术探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