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冬至隆师


■郑学富

古有冬至隆师的习俗。隆,尊崇之意;隆师即敬师、拜师。《荀子·修身》曰:“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古时一到冬至这天,老师要带领学生拜祭先师孔子,弟子则向老师行敬拜之礼。

古人为何在冬至日隆师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二: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早在周朝,先民们把冬至视为岁首,周代的正月就是农历的十一月。冬至这天要举行盛大典礼,天子率三公九卿举行祭祀仪式迎岁。民间也有冬至祭祖的习俗。汉代,冬至被列为“冬节”。《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民间向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如此重要的节日,焉能不敬拜老师?其二,冬至是古代入学之日,入学敬拜老师是古人必行之礼。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古代有三个入学时间,即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即冬至)。到了南北朝时期,入学时间相对统一,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在中国古代,开笔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并称为“读书者人生四大礼”。开笔礼即入学礼,拜先师是其程序之一。

古代入学时的拜师礼称为“释菜”,以此表示对老师的恭敬和学习的诚心。“释”即“放下”,就是把菜作为贽礼进献老师。释菜也是祭祀孔子的一种重要仪式,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定期向孔庙行释菜礼的规定。如宋代时规定在一年四季中的每季最初之月进行释菜。释菜的祭品主要为芹、枣、栗等素食。

古人将释菜礼称为“礼之轻者”,但礼轻情意重。尊敬师长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古人在学校举行释菜礼,目的在于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尊师教育。如今,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古礼中蕴含的尊师重道之要义,引导莘莘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其向学之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