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军旅作家李金明认识已有30年了,知道他对党史军史颇有研究,是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史纵横”栏目的常客,也看过他写的《黄埔对决》等历史题材长篇纪实小说。近年来,又看到他在《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北京晚报》《作家文摘》等报刊发表的不少军旅散文。他的军旅散文作品明显带有史学家独特的视角和气质,撷取的大都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颇为触动人心的画面,力求写透战争中的人性和命运,并通过这样的人性和命运去洞察历史,给人留下颇有回味的思考与启迪。即便是写和平年代的生活,李金明也注意抓取那些经过时代沉淀,能够撼人心魄、开启智慧的特殊场景,让人读来有酣畅淋漓、引人入胜之感。
李金明军旅散文注重将写作的重心聚焦到人物命运上,使读者在人物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和心理矛盾中感悟胜利成果的来之不易,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那一代人的生存状况与品质。比如《散落在1945年的法币》这篇散文。作品用了很多笔墨叙述离别家乡数年、牵着战马短暂回到家中探亲的父亲,见到穿着破烂褂子、住着低矮窝棚,缺衣少粮、朝不保夕的老娘时的场景。就在父亲给了老娘几块“边区票”欲转身归队时,老娘突然上前抓住马嚼子不让父亲走。这个场景对于读者的冲击力相当大。这些描写为父亲在攻打天津的激战中冒着违纪风险捡起几枚敌军逃跑后散落的法币,后来用以接济老娘的细节埋下了伏笔。虽然知情的连长和通信员都在战场上相继牺牲,但父亲一生为此事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这种情绪盖过了他为人民解放事业所获得的所有荣誉感和自豪感。这一有着悲剧色彩的故事给人留下的教益非常丰富,印象也很深刻。
李金明军旅散文善于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撷取那些感人至深的特殊画面,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生动形象的艺术注脚。他的获奖散文《朱良才:毛泽东赞他“军之良才”》讲述了一位作战坚强勇敢、著文经典卓越、严以律己修身、离任不忘百姓的我军优秀将领的故事。朱良才的感人事迹有很多。李金明只选取将军在井冈山斗争中不畏强敌、科学指挥、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河西走廊与战友失散后化装成乞丐“千里找党”;病中住院参加征文撰写《朱德的扁担》;身居高位严格要求子女;离休后与邻居群众和睦相处,时时处处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等故事,读来十分亲切感人。散文《太行山印记》《粮食的往事》生动描述了战争年代发生在太行山脉陵山脚下和冀中平原青纱帐里的故事,讴歌了狼牙山五壮士、黄土岭战役中的八路军官兵、为“虎口夺粮”而浴血奋战的游击队员们的牺牲奉献精神,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抗战年代,激发读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革命精神。
李金明军旅散文着力把握文学尤其是军事文学的历史走向,致力于挖掘蕴含其中的发展脉络和经验,努力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写作方向。《保定作家群不可逾越的高山》就是这一探索的结果。散文通过讲述作者与长篇小说《红旗谱》的作者梁斌、《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夜路》的作者铁凝等作家交往的趣闻轶事,回答了保定这块热土上走出的大作家们靠什么写作、为谁写作、怎样写作等问题,让人读后启发多多,受益匪浅。同样题材的散文还有《平原不遥远》,记述了作者与《敌后武工队》的作者冯志、《长城烟尘》的作者蔺柳杞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等大作家认识、交往的过程及故事。作品告诉人们的一个基本事实:只有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文学作品才能够立得住,留得下;颇有创作成就的作家往往也是谦逊、勤奋、刻苦的人。
李金明军旅散文非常注重表现手法的选择,大都有着小说般的情节构思,直率朴素、含蓄委婉的叙述描写,绝无空洞无物的抒情和拖泥带水的拉杂,这大概与他长期从事党史、军史资料搜集和研究有关。坚持靠事实说话,用故事感人,写人物命运,是李金明军旅散文始终把握的原则。《归队》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散文。作者在参与“平津战役纪念馆”筹建过程中,特别留意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英烈”的下落。循着这样的线索,作者开始了寻找“无名英烈”的旅程。作品记载了发生在平津战役中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众多解放军官兵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宝贵生命,最后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经过作者和筹建办同志们的共同努力,391名无名英烈已经有202名找到下落,最终将他们的名字补刻到纪念馆的烈士墙上,由此也就有了“归队”一说。散文《夜阑卧听风吹雨》《勇敢的一生,深深的自责》等都是有血有肉、言之有物的好故事、好作品,都能让人开卷有益、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
作家的创作过程也是寻找自我和叩问心灵的过程。李金明在散文创作过程中也一直在寻找自我,从自己拥有的弥足珍贵、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中汲取创作营养。他的散文叙述多与平原上发生的战争有关,是现实主义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这些穿透历史、直抵心灵的文字,我们可以体味到蕴含其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理想情怀。衷心希望李金明很好地把握这一主基调,继续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历史和现实中更多的美,写出更多更好的军旅散文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