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将是制胜的关键。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虎将才能带出虎狼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须强将。锻造新时代大国战将,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未来战争准备的迫切需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军事领域竞争和大国博弈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这也是我们安全上的高风险期。国家对军事能力的要求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党和军队对良将的呼唤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急迫。
“三军之重,莫过于将。”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感慨地说:“得良将者,兵强国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战将的多寡强弱,关乎战场胜负,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前途命运。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人才强军战略撬动下,我军人才建设水平有了一个大的跃升,但“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唯有锻造大批有军事才能的大国战将,回答好统帅的“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才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挂帅出征、决胜疆场,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真正托举起中国梦强军梦。
打仗就是打将,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新时代的大国战将,是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决胜未来的关键支撑。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发生了极大变化,突出表现在由能量主导向信息主导、由平台支撑向体系支撑、由规模优势向精兵优势、由协同制胜向联合制胜转变,对指挥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的大国战将,必须与世界新军事革命相适应,与打赢现代战争相匹配,不仅要具备听党指挥的忠诚品格、有勇有谋的气质风范、处变不惊的意志能力、敢战胜战的胆识气魄,还要具备深厚高超的战略素养、技艺娴熟的联合素养、机动灵活的指挥素养、与时俱进的科技素养,真正做到懂打仗、善谋略、会指挥,能够统兵领兵打胜仗。这是新时代大国战将应有的样子,也是现代战争对指挥员素质提出的时代要求。对各级指挥员来说,只有树立现代战争思维和理念,始终用世界眼光、对手眼光、未来眼光审视自己,全面提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才能在未来战场上掌握主动、决战决胜。如果对战争形态演变视而不见,不掌握战争制胜规律,不仅在未来战争中难以担当重任,而且还会带来很大隐患。
本事不换代,早晚被淘汰。今天,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我军要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各级指挥员必须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我们应以彭德怀、刘伯承、粟裕、陈赓等开国将帅为榜样,自觉来一场军事学习革命,心无旁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军事著作,多研究古今中外战史战例,多掌握现代科技特别是军事高技术知识,在重大军事斗争实践和军事演训活动中磨砺自己,尽快提高谋划打仗、指挥打仗能力。如此,才能成为平时能稳控局势、战时能决战决胜的战将良将。
(作者单位:南部战区政治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