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书中读北京


■周江川

因为在北京长大,这些年我尽管从学员到干部,从基层到机关,生活的地方在不断变化,但是对北京的关注从未变过。讲北京的新闻、写北京的文章,哪怕一个关于北京的镜头,我都不轻易放过。后来我发现,在书中“读北京”别有一番滋味。因为有了书籍,我虽然人没在北京,却在“读北京”的过程中更懂北京,就像作家老舍说的:“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幅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感觉“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就连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车轮印,蜂、蚁、虫、草都是他的伙伴……在史铁生的心中,地坛不仅是一座废弃了的故园,更是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虽然他后来永远地离开了,却用文字把他的精神和思想留在了地坛和人们的心中。在北京,又有多少个这样的地方镌刻着多少人的故事和精神世界!

同样在北京找到精神家园的还有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他用42个秋字表现了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体现的是他对故都的一往情深,也渗透着他在消极与积极情绪之间的纠结与斗争。与史铁生相比,他对北京的赞美更为全面。他把故都之秋定义为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同时,他的文字更多地带着个人的回忆与感受,有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还有那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他还将其与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等一众南国之秋进行了对比。结论是,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让人瞬间读懂了北京在他心中的地位。

被写进课本的《荷塘月色》更偏向写实。这篇散文逻辑清晰,严谨细密,让我们从视觉、嗅觉、听觉感受清华荷塘。文章透着一种清新、自然、儒雅,把北京的景色写出了新意。荷叶被朱自清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路灯光被他比作是瞌睡人的眼,微风送来的清香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字里行间让人倍感亲切。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梁衡的一篇“另辟蹊径”的美文《冬日香山》。他笔下的香山“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文中对比过去其他季节来时的变与不变,颇有新意。

说北京人就不得不提到老舍。据老舍之子舒乙回忆,老舍曾三次大规模地把小羊圈胡同和诞生了他的小院子写进自己的小说。最早的一次是《小人物自述》,第二次是《四世同堂》,第三次是《正红旗下》。

与其说是老舍将成长中的生活回忆转化为文学场景,不如说是故乡北京给了老舍创造文学的力量。在读完这些作品以后,我们认识了老舍,认识了北京,认识了老舍笔下的北京人。这些人可以是《茶馆》里每天忙前忙后、客气有礼的王利发;《骆驼祥子》中每天穿堂过巷干苦力活儿、重情义又本分的祥子。透过老舍的文字,我们看出了北京人身上那种勤劳上进,又淳朴、自然的礼仪气质。

刘心武的《钟鼓楼》也是集中描写北京城市平民的一本书,描绘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场景。陈建功的《平民北京探访录》选取杠夫瘸三儿、“耍骨头”出身的“孙骨头”、演双簧的“大狗熊”孙宝才、卖“瞪眼儿食”的老太太、“一头儿热”的剃头挑子等一众已濒临消失的传统行当和平民人物,把他们作为北京平民的代表加以刻画,读来更觉得是一部注重细节的人物群像。这些群像就好像是老照片,反映了北京人并非久远却已成往事的生活。

每个城市都有一种味道,而每种味道都对应着一种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北京的味道还得从老舍说起。在《北京的春节》中,老舍开篇就写到了腊八粥和腊八蒜,并在文中详细描述了腊八粥的用料和做法,幽默地称其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老舍笔下的春节就是这样从熟悉的味道写起的。

在《想北平》中老舍写道:“对于物质上,我却喜欢北平的花多果子多。”“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可见,此时身处异地的老舍也在思念着家乡的味道。

周绍良的《齿留余香忆京城》中,既有《红楼梦》里“食不厌精”的贾府美馔,又有炸酱面、火烧等流行于市井人家的寻常饮食;既有作者亲寻的清朝轶闻,又有亲尝的现代美食。书中所写以旧时北京吃食为主,充满感情,时有抚今追昔之感,让人可以在阅读北京饮食的同时激发对北京风俗文化的兴趣。

肖复兴的《京都冬食》则带着更多世俗民生的暖意。其中写了烤白薯、糖炒栗子、糖葫芦,还写了我们曾经熟悉的大白菜,“从霜降之后,一直到立冬,北京大街小巷都在卖白菜,过去叫作冬储大白菜,几乎全家出动,人们拉着平板,推着小车、自行车,甚至借来三轮平板车,一车车地买回家,成为老北京冬天的一幅壮丽的画面”。

这些都是有滋有味的怀旧佳作,有时候看得我恨不得马上去北京吃个几天几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