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做奉献精神的时代传承者

——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系列谈之三


■袁凌雲

“奉献”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后来引申为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的无私付出。在中华文明史册上,关于奉献的故事不胜枚举:无论是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神农为解百姓病痛尝百草,还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愚公移山以利子孙万代……这些神话和传说在代代相传中凝练成我们民族的奉献精神,印刻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滋养、孕育出灿若星河的英雄儿女,他们中“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千百年来,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舍身忘己、肩担道义,将奉献精神书写在中华大地上,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决定了奉献是作为共产党员的应有之义,党的先进性又自然而然地升华了传统意义上的奉献精神。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入党誓词明确提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说明,共产党员讲奉献,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身份使然。

回望党的百年征程,为民奉献是党史中最亮丽的底色。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党全心全意为民奉献的历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私奉献,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革命年代先烈先辈的奉献;“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奉献;“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战士雷锋的奉献;“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县委书记焦裕禄的奉献;32年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这是守岛人王继才的奉献;60多年深藏功与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这是老英雄张富清的奉献;“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的奉献……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岗位上燃烧生命之火,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带领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继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岁月不居,初心永恒。习主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要奋力当好党的奉献精神的时代传人,努力用崇高理想支撑奉献、用为民服务诠释奉献、用忘我精神投身奉献、用不懈奋斗书写奉献、用务实担当托举奉献;坚持不懈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不断提升为民奉献的能力素质,坚持不懈锤炼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平常时候能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危难时刻敢于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我们的时代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催人奋进的时代,我们的事业是前无古人、披荆斩棘、前途光明的事业。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新征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接力奉献,同时也呼唤千千万万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奉献者。“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青年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引领风气之先的重要社会力量。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严谨务实,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努力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就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