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诗词伴随心灵成长


■轩  荻

我喜欢读诗,无论工作之余还是每晚睡前,总用片刻时间读一首小诗。或低声吟诵,或静心揣摩,总觉得回味无穷,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古至今,大凡学子自幼开蒙,就受诗歌的熏陶。孔子曾告诫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对学诗是非常重视的。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朱熹则认为,“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这实际上说的都是学诗的作用和意义。

在古代,不仅读书人之间常用诗来进行学习交流、沟通思想,诸侯国之间的使者有时也用诗来应答。据《左传》记载,晋献公宠爱骊姬,但骊姬却用计杀死了太子申生,后又逼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重耳出走。重耳在外流亡多年,先后到过卫、齐、宋、郑、楚等诸侯国,最后到了秦国。秦国是当时的强国,重耳到秦的目的就是想见到秦穆公,以求他的帮助。重耳见到秦穆公后,诵了一首《河水》,这是《诗经》中未收入的逸诗。重耳诵这首诗是想表达对秦穆公的仰慕,有“水流归海”之意,同时也是隐晦而婉转地恳求秦穆公相助,帮他回到晋国得到王位。秦穆公当时就回了他一首《六月》,这是《诗经》中《小雅》里的一首诗,内容是歌颂西周有功之臣吉甫的,赞美吉甫辅佐周王室有功。秦穆公回这首诗的用意很清楚,既是相信重耳将来能成就一番大业,又是委婉地答应了重耳的请求。

诗词,不仅在人们对外交往中有其妙用,在表达人们内心情感方面也是重要载体。南宋诗人陆游31岁时曾写过一首《钗头凤》,这是为他的前妻唐琬而作的。陆游与唐琬情投意合,两心契阔,但陆母不喜欢唐琬,无奈之下,唐琬只好改嫁。后来,在一次春游中,陆游与唐琬偶遇于沈园(今浙江绍兴)。唐琬遣人为陆游送去酒肴,以示牵挂。陆游百感交集,一时兴起,便在沈园内墙上写下了这首《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读了这首词,后来也写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此后不久,唐琬因感情折磨,抑郁而死。

但陆游一生没有忘记唐琬,而是时间越久思念越深。陆游晚年多次重游沈园,每次看到题写在墙壁上的《钗头凤》,总恍惚回到了从前,不禁涕泗横流,泪湿衣襟。为此,他曾写过两首《沈园》,一首是:“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另一首是:“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两首诗是触景生情而作,都表达了陆游对唐琬刻骨铭心的怀念和无比哀伤的心情。陆游还写过两首有关菊枕的诗,其中一首是:“釆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意思是,记得当年唐琬亲自釆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屋内屏风和帷幕间还能嗅到菊花的幽香,而每当闻到这香气,就不禁想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如今,在昏暗的灯光下,只能徒增伤感,又向谁去诉说这令人断肠的悲伤呢?可见,诗言志,更能言情,用诗词传情达意,则能增添许多触动人心的力量。正所谓:“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当然,我们学诗、读诗,不一定非要成为诗人。我们读诗的意义在于,它至少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让我们多感受一些书卷里的含英咀华。“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苏轼有一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若一个人饱读诗书,那么他的才华、他的气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和显现出来,这个人就会与众不同。

诗词是浓缩的情感,也是浓缩的世情和人生。我们读诗,不仅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心灵、品格、修养,也能了解历史风云、时代悲欢、人生冷暖,使我们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中陶冶性情。孟子就认为,如果你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还不够,那就要与古人交朋友。他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这是在告诉人们,吟诵古人的诗歌,研究古人的著作,就要了解古人的为人,做到知其人、论其世。而无论是古代优秀诗人还是现代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总能反映出其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胸怀抱负,我们读他们的作品就如同见其人、交其友,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诸多的积极影响。

在我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军事题材诗歌历来是创作极为活跃的领域。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后来各个时代,以边塞与军旅、守疆与征战、抗敌与平乱、保家与卫国为素材的精品力作比比皆是。有的诗人本身就是军中翘楚、一代名将,他们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善于“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尽显笔剑卓绝的风流。

因此,对我们广大官兵来说,多读点他们的作品有益于个人成长、建功军营。譬如,读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可让我们从中体悟家国情怀;读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让我们从中体悟为国担当;读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让我们从中体悟血性胆气;读于谦的“营中午夜犹传箭,马上通宵不解鞍”,可让我们从中体悟时刻备战;读袁崇焕的“仗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可让我们从中体悟军人情怀……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既是中国红色政权的缔造者,更是成就卓著的诗人。读他们的作品,有利于我们更加了解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肩负的使命担当。愿更多官兵从优秀诗词中收获成长,获得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