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有个设计旅徽的任务,你有没有兴趣?”“指导员,包在我身上!”看着眼前如此积极的小潘,我默默为他点赞的同时,思绪也不知不觉回到从前。
刚下连时,小潘体能较弱且性格内向,与大多数战友都合不来。久而久之,他竟成了大家口中的个别人。作为指导员,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与小潘多次促膝长谈,他也只是支支吾吾,怎么都不愿敞开心扉。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当年老班长的一通电话点醒了我。电话里,我们一起回忆我还是义务兵时的青葱岁月,老班长打趣道:“你当年可是全连出了名的‘刺头’呀,他们都说你是个带不好的兵,我偏不信。带兵可是门艺术,需要多一点耐心。我发现你喜欢看书,就默默观察你在看啥,然后也找来读,久而久之咱俩就有共同语言了……”听罢老班长的话,我眼眶微微湿润,也终于找到帮助小潘走出低谷的办法。
一天翻阅战士心得体会时,我留心发现小潘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通过进一步了解,才得知他还有摄影、视频制作等特长。而这些,他此前从未透露过。兴趣的牵引往往能产生不竭动力,于是我鼓励他向新闻报道方向发展。
“指导员,我从来没有干过,恐怕……”“不会咱就学,我带着你一起学!”打那开始,每天晚点名后,我都带着小潘悟方法、学技巧、挖掘新闻点。他也从一开始的不太情愿、心存忧虑,渐渐变得阳光自信、积极主动。
此后,每次驻训演练期间,总会见到小潘背着“长枪短炮”记录采访的身影。一篇篇沾满“泥土气”“硝烟味”的新闻报道也不断见诸媒体,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被评为“旅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此后,我循着这样的带兵理念在连队开展各项活动,不仅让战士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长,更取得了大家的信任,连队建设也蒸蒸日上。
(刘 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