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读卡器,录入数据,经过战机健康评估系统快速计算,一张张战机“体检表”随即生成。看着红绿相间的参数指标,于开民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于开民是海军航空大学某团质控中心主任,负责对战机健康状态进行管理评估。自博士毕业来到该团,于开民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创新攻关,开发出多套飞行数据分析软件,并将这些成果应用到部队机务工作中。
“高学历人才从事机务工作,有点大材小用。”刚开始,有同事不理解。
可于开民乐在其中。“常年处在战机保障一线,最能贴近官兵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他说。
战机数据分析评估是世界航空界公认难题。过去,飞参技师必须将战机参数记录下来,手动判读给出结果。这种评估方式,既耗时又费力。
“这是制约战机战斗力生成的一个‘堵点’,必须尽快解决。”于开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段时间,他到多家单位调研,制订出多种科研方案,一个具有自动研判功能的数据分析评估系统初步成形。
一次偶然机会,于开民看到一篇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预判人类疾病的论文,点燃了他的创新灵感。没过多久,于开民提出“用大数据预测战机故障”的想法。
那段时间,于开民加班加点学习大数据知识,不断汲取业界最新成果。一年多后,于开民不仅完善了数据分析评估系统,还拿下了多项发明专利。紧接着,于开民开始思考:如何将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战斗力?
结合日常机务工作,于开民探索新型数据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成功编写相应使用管理规范,在多个部队推广应用,得到广大官兵好评。
“战机维修保障工作不是测参数、换零件那么简单,多留心、肯钻研才能当好‘战机医生’。”于开民说,只有让科研成果更高效,飞行员驾驶战机才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