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贺年卡静静地躺在日照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柜内。这张白底红字的贺年卡,是当年由八路军滨海军区发行的。这样一张颇显“洋气”的贺年卡,吸引了我的目光。
卡片的正面写有“恭贺新春”四个字。另一面是四句诗:“男耕女织齐生产,百姓军队有吃穿;积极准备大反攻,今年就是胜利年。”按照当时的习惯,文字全部竖排,从左到右,是手写的繁体字。纸张肯定算不得精美,卡片上也没有直观的时间信息。据推测,这张贺卡应当发行于1945年新春之际。
当年,滨海军区下辖4个主力团,战斗力强悍,对生产也非常重视。我常年从事战争历史写作,以往关注点都在战争本身,比如说战役的具体经过、敌我双方的参战将领与兵力对比等。看到这张贺卡后,我对这支部队的物资生产和供给产生了浓厚兴趣。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吓一跳。当年这支部队的物资供应十分贫乏。因为缺乏麻醉药品,给负伤的指战员做外科手术时不得不经常采用“催眠”的方式。伤员和医生都十分痛苦和受折磨。
最艰难的时期是1941年。困难到什么程度?棉衣两年一套,单衣一年一套。衬衣完全谈不上,到了冬天就拿单衣当衬衣。有大衣就没被子,有被子就不发大衣。夏天自然也不会有蚊帐。子弹带横在腰间、披在肩头,看起来鼓鼓囊囊精神十足,但只有胸前的两三格真正是子弹,其余都是高粱秆。作战时的口号是“三发子弹解决战斗”,事后还要上缴弹壳。
如此匮乏的物资条件,更凸显出大生产运动的意义和价值。贺卡上那一句“男耕女织齐生产”所透露出的历史信息,也超出了我的想象。
如何有力促进农业生产?地方民主政权想了很多办法。在减租减息的同时,他们不断调整政策,合理确定公粮的征收比例,先后进行过5次调整。这5次调整的具体细节,令我惊叹。
最先实施的甲种办法是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的结果。区里将任务分解到村,村里再详细分解到户。人均不足一亩地的免征,以上的户分十等,按分数累进征收。最终都按照每分应当负担的公粮数如实缴纳。结果统计发现,将近三成人口免征,负担过于集中。从十等户累进到一等户,十倍的财产要承受三十倍的负担,累进率过高,富裕户自然反应强烈。既然不合理,那就赶紧调整,1941年便改用乙种办法。
乙种办法按产量将土地折成标准亩。标准亩即五级地,最高亩产一百斤。土地共分十二级,一级地三亩折一亩,十二级地一亩折三亩,根据人均标准亩数累进征收。人均两亩为第一级,此后每亩增加一级,同时增加一分。这种办法出发点虽好,但计算复杂,同时由于照顾学生入学、鼓励妇女放足也有免征优惠,实际免征率也超过三成,中农富农负担依然集中,累进率又太低,没拉开距离,当年征收秋粮时便再度调整。
这次是以实际产量为准。人均秋粮收入六十一斤为起征点。佃户按照全部收入计算,抗属、鳏寡孤独确无负担能力者由县批准酌量减免。雇工列入雇主家人口计算负担,最高计算三人,以便鼓励农业生产。公柴公草每年征收一次,每斤公粮负担柴草二斤半。游击区及敌占区的粮草全部折半征收。
如此明确的累进,完全是现代文明社会里的税则,毫无后人想当然中的粗疏,让人简直无法相信它出自猎猎烽火下的抗日民主政权。不过也正因为精细灵敏、随时调整,区里和村庄心中无数,执行结果比乙种办法还重。像日照碑廓村,参考数为六万斤,结果征到十二万斤。负担突然加重,随即导致假分家、分散雇工现象;或者多报人口,新娶儿媳和已出嫁的姑娘都报户口;还有的假出租土地,改变粮食品种,花生报糁子,借口备战埋藏粮食、逃避检查等。
这些问题立即引起民主政权的重视,迅速做出调整。1943年,农业生产所得先打八折,扣除两成作为生产成本,同时起征点由六十一斤提高到七十六斤,此后每十五斤累进一个点,三百斤征收百分之十五,六百斤征收百分之三十五。
这样是不是一劳永逸?不,还是有问题。首先是计算方法过于复杂。各种作物分别登记,各种土地等级分别计算产量,各种秋粮都要折成标准粮,除去地租再除去两成农本,常常一个村要计算十几天,容易出错。其次是老实人容易吃亏:工作基础好、干部群众觉悟高的村负担重,与之相反的则负担轻。计征的实际产量当然不可能过秤,都是估产。觉悟高的村干部把自己的亩产估得很高,群众也跟上,负担自然就重。但有的村一亩地瓜实产四千七百斤,评议时仅定为两千三百斤。
那就继续微调:还是按照标准亩计算产量,总体控制免征不超过两成,最高负担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开荒种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也都量力推行。一句话,滨海军区对待地方的态度是家园根据地,而不仅是税源地。部队视地方为根据地,地方才会视部队为子弟兵。在滨海军区的建设发展和斗争过程中,这个关系彰显得再明白不过。
以这张贺卡为例,正面图案是一个推着独轮车的农民,背景是树林衬托着的两间民房。因不是工笔写实风格,我无法确定车上推的是什么,但毫无疑问是农业收获。背面点题的四句诗中,也将百姓摆在军队前面,提醒大家男耕女织生产所出,百姓军队衣食所系。现在看来,当年军区领导对大局的把握格外精准,就在贺卡发行的当年,抗日战争果然取得最后胜利。
“今年就是胜利年”这份自信来源于多个方面,其中自然包括子弟兵与根据地牢不可破的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