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儿找老魏”,是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五村一居小区居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老魏”名叫魏刚。78岁的他有着多重身份:淞南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群众性理论宣讲团团长、小区居民信访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在这些工作中取得不俗成绩,魏刚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和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
1961年,魏刚参军入伍。4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顽强坚毅的性格,厚植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底色。1965年,魏刚退役。拥有城镇户口的他本可以通过安置获得稳定工作,当时恰逢国家号召退役军人赴新疆屯垦戍边,魏刚毅然选择奔赴边疆,一去就是17年。
“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有啥可后悔的?”回想当年饮冰雪、睡地窝的经历,魏刚仍心潮澎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放过牛、赶过马车、下过大田、当过老师、做过政治教员,组织需要什么,他都义无反顾冲在前面。
2004年,辗转多地、忙碌半生的魏刚退休回到上海。闲不下来的他,觉得自己还能做点什么,便主动到居委会报名担任志愿者,为小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个偶然的机会,魏刚得知12岁的小蔡突遭家庭变故,与年迈爷爷相依为命。作为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他主动靠前,平日里组织志愿者“带着早餐敲门喊小蔡上学”,联系学校关注小蔡学习情况,小蔡生日时为他送上礼物和祝福。大家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蔡渐渐变得阳光开朗。
魏刚所在小区建筑老旧、人员复杂,居民间时常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魏刚发现,不少矛盾是由于居民们对法律和政策缺少了解造成的。2006年,他响应社区号召,成为一名调解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当时,魏刚已年过花甲,从零开始学习法务知识并非易事。认真研读人民调解法,挨家挨户走访摸排情况……魏刚坚持在调解和调研中学习,逐渐掌握相关知识。每当居民间发生摩擦纠纷,他总能第一时间送来“及时雨”,“有事儿找老魏”在小区居民口中流传开来。
“调解工作难就难在理清关系。”在魏刚看来,作为人民调解员,“要为民讲话,为群众争取最大权益。”2016年,小区一根自来水管突然爆裂,多家住户被冲得一片狼藉。居民向有关单位讨说法,物业和运营单位却“各有各的理”,三方僵持不下。
得知情况后,魏刚在安抚居民情绪、依照法律帮助他们梳理诉求的同时,反复与两家单位沟通协调,最终取得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只要群众需要,我随时提供帮助。”魏刚介绍,他在小区188个楼道口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24小时接听群众电话。为更好地服务百姓,2014年,魏刚在小区成立居民信访调解工作室,聘请退休法官、律师担任顾问,选拔了解法律知识、有群众基础和工作热情的志愿者参与调解工作,建立以党员、楼组长为主体的调解信息员队伍,常态化开展信访服务活动。
2016年,魏刚被确诊癌症晚期。揣着诊断书,魏刚赶回调解工作室继续接待来访居民,“群众还有很多难题等着我去解决。”
前些年,魏刚创办了“身边小故事,法律大课堂”讲座,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讲解,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他还在小区建立了几个普法微信群,为居民答疑解惑。
如今,距离确诊癌症已经过去6年,魏刚仍忙碌在为民服务第一线。医生说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魏刚认为他只是一心想着为群众多做些事。
“我从没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时,生命好像也得到了延长。我觉得自己还能干,群众需要啥,我就去干啥。”魏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