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强化为人才服务的理念


■季 立

习主席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为人才服务的理念,在科学评价、正向激励、扶持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的关键因素,掌握了人才就掌握了战场主动,赢得了人才就赢得了制胜优势。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为各级党委和领导机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抓好政策制度落实。当前,随着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大政方针已基本明确。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机关深入细致抓好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切实把党中央、中央军委有关人才政策制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实施要求等讲清阐明,使广大人才从中真正感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关心厚爱,充分激发和释放各项政策制度的活力效力。二是积极细化实化,深入研究政策,吃透把准政策,结合单位实际、立足任务要求,抓紧对标“上位法”,出台配套措施细则,打通政策落实链路“最后一公里”;对那些政策制度已明确的要紧抓快办,逐项细化落实时间节点、责任主体,确保及时高效落到实处。三是常态化督查督导,把人才政策制度方面的落实情况,作为党委班子纪检巡视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跟踪问效,形成筹划部署、贯彻落实、评估反馈的闭合回路;对推进滞后、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真正让好政策产生好效应。

建好人才发展平台。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军事革命对战争形态、作战样式、训法打法等带来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及其对人才成长和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党委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打造多种形式的人才发展平台,为强军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猛将必发于卒伍。”立足基层一线,坚持从兵之初、官之初入手,抓好基层骨干这个主体,抓住营连主官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立足岗位实践成长成才。严格送学培训,坚决摒弃“优不送学”等狭隘观念,将人才升级培训纳入部队建设整体规划,区分衔级、区分岗位制订送学计划,特别是要坚持优秀的优先、急需的急学,努力做到先训后用、训用一致。加强交流任职,打通机关与基层上下任职通道,统筹不同类型部队换岗交流,积极推荐人才向其他相关岗位发展,打破人才的行业、部门、岗位壁垒,促进各类人才相互流动,在更广阔的舞台、更多样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尽快地丰富经历阅历、补齐短板弱项。

真诚关心关爱人才。做好人才工作,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科学的方法,还需要真挚的感情、良好的作风。一个出人才的单位,一定是党委领导舍得为人才投入和付出、人才成就感幸福感获得感突出的单位。充分尊重信任。一个人感到自己被欣赏、理解和重用,就容易激发行动自觉和持久动力。老一辈科学家曾讲过,“组织信任+任务磨炼+个人努力”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这其中组织信任是前提和基础。各级领导和机关要营造爱才惜才环境,悉心听取各类人才的意见建议和心声呼声,在法规制度范围内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权,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关怀。尽力减压释负。着眼激发人才队伍动力活力,让各类人才从虚耗内卷、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始终保持激情干劲,迸发创造活力。要建好用好容错免责清单,健全完善“军令状”等责任机制,特别是对处在主官岗位、担负关键责任、从事探索研究的人才,最大限度允许试错、宽容失败、鼓励担当。要探索建立为人才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广泛推开“一站式”服务,在家属随迁、子女就学等方面主动靠上去服务,切实解决好各类人才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注重荣誉激励。荣誉是担当的印证,是对奉献的褒奖,是对工作成绩的肯定。相较于物质奖励,荣誉激励更持久、更有效。因此,主动营造有利于激励人才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对人才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要大力褒扬杰出人才、行业尖子、技术能手,鼓励他们敢于冒尖、脱颖而出,牢固树立尊崇人才、鼓励创新、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努力集聚各类优秀人才,更好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作者单位: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