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携手某特战旅提升体系练兵水平——

协同融合锻造“黄金搭档”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许浩杰 钟俊杰

风卷云涌,铁翼飞旋。近日,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携手某特战旅开展实兵演练。接到指令后,数架直升机搭载特战队员向目标地域快速机动。飞行途中,薄雾骤起,“敌”防空力量趁机从后侧偷袭,护航直升机一时无法进行有效打击。

此时,特战小队指挥员吴盛杰仔细观察后作出规避提示,运输直升机飞行员匡准迅速进行超低空战术机动,并不断调整飞行姿态。在武装直升机火力掩护下,特战小队机枪手刘永恒果断开火,成功摧毁目标。

“飞行员与特战队员携手制‘敌’,是两个单位协同提升体系练兵水平的缩影。”某陆航旅领导介绍,直升机火力和突防能力较强,但易被“敌”发现锁定。演练前,他们与特战队员进行多次磨合,并展开强化训练;演练中,特战队员为直升机飞行员提供侧翼、后翼观察信息,并借助加装在舱门处的机枪对“敌”实施火力打击。

今朝沙场显威,源自不懈探索。之前,这两个旅曾携手执行机降任务。当时,飞行员选择机降地点着陆时,忽略了特战队员的隐蔽需求,以至于特战队员离机后暴露于“敌”视野,最终导致行动失败。

“考虑到机降安全,飞行员避开丛林地带,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地域着陆无可厚非。但对特战队员来说,在开阔地带机降无异于将自己暴露给对手。”复盘时,飞行员与特战队员结合演练细节进行深入交流,逐一梳理排查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大家认识到,体系练兵不是临时“搭台唱戏”,更不是简单的“1+1”组合,只有善于打破专业壁垒、消除协同盲区,才能实现各作战要素的有机融合,从而锻造作战“黄金搭档”。

为此,双方着眼协同作战需要,统筹训练计划,通过互聘教员、互组搭档常态开展联演联训,逐步强化官兵全局意识、协同思维;打通陆航直升机与特战无人侦察机情报链路,让协同侦察更加精确高效;开设多类训练场,拓宽飞行员与特战队员的专业合作,使双方协同从起降配合延伸到作战全程。

猛虎插鹰翅,鹰虎同生威。“随着两支劲旅协同训练的不断加深,体系练兵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据某特战旅领导介绍,他们紧盯体系练兵前沿问题常态化开展研练攻关,创新多项战法训法,多次携手完成上级赋予的重大演训任务。

短评

把“硬指头”练成“铁拳头”

■朱 江

“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在分合。”这几年,体系练兵的“冲击波”深刻影响着部队组训模式和官兵思维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对“深化联合训练”提出要求。事实上,任何单一军兵种都难以主宰战场行动,任何作战行动都离不开体系的支撑。惟有不断促进要素协同、强化体系练兵,不同的“硬指头”才可能攥成能打胜仗的“铁拳头”。

部队演训犹如锻铁冶钢,而体系练兵正是那个“大熔炉”,不仅需要各要素淘去“杂质”、练精练细,更需在体系中找准定位、练硬练强,在高温烈火中不断熔淬,直至重塑定型,才能锻造出全新的制胜合金。换句话说,只有战场诸要素联合起来攥成铁拳,才能实现战斗力倍增。

体系作战意识需要从平时抓起,从每一名官兵抓起。我们必须注重在实践中加强问题研究,跳出各自为战的旧思维,牢固树立体系作战思维,立足每一次训练打牢合成基础、协同基础,不断强化协同配合的主动性和熟练度。同时,加强学习体系作战知识,补齐能力素质短板,以过硬的战斗本领制胜未来战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