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伞通常被视为“守护生命之伞”,但是有一种挂着降落伞的炮弹,现身战场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威胁。近年来,在一些热点地区发生的坦克被攻顶战例中,摧毁坦克的部分弹药在最后阶段就“撑开”了一顶顶小伞。
这种弹药就是末敏弹,又称末端敏感弹药。挂在末敏弹上的小伞,其目的就在于让弹药在空中适当减速,以便让弹载搜索定位装置发挥作用。那么,末敏弹在最后阶段都会撑开一顶小伞吗?它为何被称作“效费比很高的反集群装甲武器”?它具有如此功效为何却没有被太多国家使用?在不久的将来它能继续扛起“反集群装甲目标的火力担当”大旗吗?请看解读——
环环相扣的“三板斧”
对绝大多数末敏弹来说,“开伞”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以“撑开”降落伞为标志的空中减速、螺旋式探测、自锻成形金属杵攻击这环环相扣的“三板斧”,奠定了末敏弹在陆战场上的一席之地。
在设计之初,末敏弹就是为了有效攻击装甲集群而生。在此之前,各国常用的兵器是集束炸弹,即通过将大量子炸弹“塞入”一个个母弹体,再在目标上空投放,对装甲集群所在的一定地域进行无差别打击。当时的集束炸弹有明显弊端,最主要的一点是威力和精度有限,可毁伤轻型装甲目标,但对重型装甲目标有点“无奈”。
于是,在各国多方探索下,末敏弹问世。能用当时服役的火炮发射、能有效击穿重型坦克顶装甲、能一石二鸟甚至更多地增加打击目标数量等,成为末敏弹的立身之本。
与导弹和制导炮弹空中姿态全程可调不同,末敏弹只把功夫下在空中飞行的“最后一公里”上。在飞行前期和中期,末敏弹母体会像其他炮弹一样在空中按弹道规律飞行,到了后期一定阶段,末敏弹才使出“三板斧”绝技。
空中减速是末敏弹“挥出的第一板斧”。要把快速飞行的母弹“叫停”在装甲集群的上空,减速、减旋与稳态系统包括减速伞和减速气囊等至关重要。当弹体姿态稳定并达到既定条件后,减速设备被抛掉。“分身”出来的子弹药会放出涡旋式旋转降落伞,一方面继续保持较低的下降速度,另一方面使末敏弹以一定角度开始旋转,为弹载敏感器实施扫描提供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涡旋式旋转降落伞只是选项之一,像瑞典和法国联合研制的BONUS末敏弹,降速增旋采用的则是两片张开式弧形翼片。由此可见,不是所有末敏弹在最后阶段都会撑开一把小伞。
敏感器进行螺旋式扫描是末敏弹“挥出的第二板斧”。敏感器是末敏弹的“眼睛”。当前,主要有红外、主/被动毫米波、激光敏感器3种,3者之间还可互相组合,以便让末敏弹适应不同作战环境。出于对精度和速度的追求,第三代末敏弹普遍采用“红外+毫米波+激光扫描”复合敏感器,而不再是第二代末敏弹“红外+毫米波”的惯用模式。三模复合敏感器的使用,使其对目标的辨识与定位更快、更准。由涡旋式旋转降落伞或弧形翼片助推的螺旋式扫描,则使敏感器可往复探测一定圆形范围内的目标,经“请示”中央控制器后对其发起打击。
自锻成形的金属杵攻击目标是末敏弹“挥出的第三板斧”。自锻成形不是新概念,目前,不少反坦克导弹及火箭筒的战斗部就采用空心装药方式,引爆后用自锻成型弹丸攻击目标。不过,和一般破甲弹战斗部构型略有不同,末敏弹的药型罩锥角通常大于90度,状如浅盘。起爆时,金属药型罩不会形成聚能射流,而会被压缩为一个短粗的金属杵体,以2000-3000米/秒的速度“捅穿”目标,并造成目标内部更多装甲崩落。这种杵体在速度上虽不如金属射流,但它不像金属射流那样易受旋转和炸高等因素影响,因而适用范围更广,毁伤性能也更为稳定。
当然,“三板斧”并不是末敏弹优势的全部。成本较低、效费比高,能用战机、导弹、炮弹、火箭弹等多种平台来发射等,都体现着其“三板斧”背后的“乾坤”之大。
经济高效但研发艰难
末敏弹最擅长的是攻击顶部装甲,无论是用导弹、火箭弹、炮弹发射还是由布撒器布放,从天而降的优势都使它更易于攻击装甲集群的这一“命门”。
如天女散花般优雅,又如群狼猎杀般冷酷。在攻击的最后时刻睁开“霹雳之眼”,末敏弹因此又有着“作战精灵”之称,在战场上的主要优势体现在:
其一,末敏弹在毁伤装甲集群时,效费比颇高。攻击装甲目标,反坦克导弹、制导炮弹、反坦克火箭筒、巡飞弹等都可作为选项,但现实是只要一沾“制导”两字,弹药的身价就飞涨。而反坦克火箭筒的射程又较有限。用激光制导炮弹,不仅造价不菲,且需要较长时间用激光引导,用于攻击少数高价值目标尚可,但一旦面对装甲洪流,就“顾东顾不了西”。末敏弹通过“只在末段使用敏感器”的方法有效克服了上述缺点,其结构比导弹和制导炮弹简单,弹载装置的重量不大,从而成为一种经济性较好、可“大把”使用的“高端兵器”。
曾有数据表明,要毁伤同样数量的装甲目标,末敏弹与子母弹、榴弹的耗弹量之比为1∶40∶250。虽然当今弹药性能整体提升,这一比例已有所调整,但这一数据仍大体能体现出末敏弹在毁伤装甲集群时的优势。
其二,末敏弹的研发不易,较高的技术门槛把大多数“追求者”挡在门外。研发末敏弹的初始要求之一,是要能用现役装备发射。无论是火炮、导弹还是布撒器,弹内容积都相对有限。而末敏弹必须具备与“三板斧”相关的部件,要把两枚以上的子弹药连同这些部件整合进一个容积有限的弹体内,且要具备抗高过载能力,没有过硬的技术是很难实现的。
尤其是如何提升弹载敏感器的性能、如何让敏感器又快又准地发现并辨识目标、如何与中央控制器更好地“联手”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而且,末敏弹完成空中减速后,从搜索目标到识别、瞄准、起爆,所有“动作”要在几毫秒(人眨一下眼睛需要200至400毫秒)之内完成,最短的甚至不到1毫秒,研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也正是美国研制“萨达姆”末敏弹先后用时20年、耗资17亿美元,占据后发优势的德国“斯马特”末敏弹研制仍然用时12年、花费6亿美元的原因。也正是因此,当今世界上,仅有美国、德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瑞典具备研制末敏弹能力。
其三,末敏弹能适应较复杂的环境,对距离较远目标给予打击。通常,在断壁残垣耸立、街道交错纵横的城区作战环境,或者树叶遮天、沟壑纵横的山地条件下,对隐匿其间的众多装甲目标实施打击,精确制导武器往往施展不开或力有不逮。这时,末敏弹就可凭借其弯曲弹道、较大的火力覆盖面、较高的打击精度大逞其能。在这方面,由德国Pzh2000自行榴弹炮发射的SMArt155型末敏弹、法国“凯撒”155毫米卡车炮发射的BONUS末敏弹(瑞典和法国联合研制)最大射程分别可达27千米、35千米。俄罗斯“龙卷风”远程火箭炮发射末敏弹时射程可达90千米,其一个战斗部可携带5枚末敏弹子弹药,一旦数台火箭炮齐射,将更容易演绎出天女散花般的打击场景。
后继者或将日益多能
在打击装甲集群方面,末敏弹的本领可谓独占鳌头。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末敏弹正在渐渐失去“理想的用武之地”。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以往大规模装甲集群“对决”的场景出现概率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多是以营、连为单位甚至更小规模的编队作战;装甲装备除机动能力增强外,信息交互能力也在提升,这使其能远间隔单点位作战,分布更趋分散。一些新式装甲形态如无人智能作战平台、外骨骼装甲士兵等的出现,则赋予装甲兵器以新的外形,这使以前末敏弹用来判明目标的特征数据部分“失效”。
军事科技的发展也日益彰显着末敏弹的固有短板。从某种程度上说,末敏弹是把前期及中期的精度要求“交给了发射平台”,在此期间,末敏弹的飞行要受多种自然条件尤其是风力影响。较长的滞空时间,使它不得不暴露在对方防御火力的枪口之下。而在后期,其所用敏感器也各有“软肋”,一旦抗干扰能力不够,就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各种因素决定了末敏弹要继续留在陆战场上就必须升级其能力。具体来说,末敏弹今后很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更易用。为具备更强的打击装甲集群能力,子弹药在保持毁伤力的同时继续走向小型化、轻质化,是末敏弹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样,末敏弹不仅可增加子弹药数量、攻击更多目标,而且更易于装填和发射。同时,为适应今后战场装甲目标分布更散的状况,进一步提升末敏弹子弹药各自为战时的打击精度非常必要,以确保能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将目标“一网打尽”。“多能”是末敏弹易用的前提,比如有的末敏弹可被赋予一定巡飞能力,以部分发挥侦察或监视弹药的作用。
二是求精度。精度是末敏弹的“灵魂”。在现役发射平台的基础上,向信息网络要前期与中期的精度较为可行。毕竟,射击诸元及相关参数一旦可以从作战指挥网上实时获得,那其科学性、全面性、及时性必然会催生出更高精度。对智能化的追求,则会使末敏弹以更合理的路径准确投放到装甲集群上空。
三是缩周期。从末敏弹发射到挥出“三板斧”,当前所用周期较长。针对装甲目标机动能力大幅提升的实际,缩短这一周期有助于末敏弹顺利实施“必杀技”。在这方面,末敏弹飞行的前期与中期阶段尚有时间可“挤”。尤其是对敏感器的改进,将有助于其精确识别出一些新式装甲形态。
四是抗过载。末敏弹由火炮等发射的特性,决定了其内部构件必须具备相当的“抗压”能力。升级后的敏感器,其灵敏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必然会面对新的抗高过载要求。这也正是战机用布撒器“播撒”末敏弹时,常有高度与最大速度限制的原因。如何突破这些限制、将末敏弹的使用变得更智能更安全,也是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供图:阳 明
图①:RBK-500 SPBE子母末敏弹结构图;图②:“龙卷风”远程火箭炮;图③:“凯撒”155毫米卡车炮;图④:BONUS末敏弹结构图(CG图);图⑤:SMArt155型末敏弹(CG图);图⑥:Pzh2000自行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