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努力追求“心力茁壮”


■华金良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勉励广大团干部要“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心境澄明,心力茁壮,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这也为广大年轻干部砥砺心力、强基固本指明了努力方向。

“心力”,顾名思义,就是发自内心的力量。“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心力茁壮,才能英姿勃发。正如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所言:“心无力者,谓之庸人。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也就是说,天下万事无不需要“心力”支撑,“心力”强方能顶天立地。青年毛泽东非常重视涵养心力,他在24岁时写的《心之力》一文,提出“人之力莫大于心”。

纵览古今中外,大凡人生出彩、事业出色、取得卓越成就者,无不内心强大、心力茁壮。反观现实,一些年轻干部却存在着“心力不足”或“心气衰减”的现象。有的心境不高,没有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有的心气不旺,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朝气、活力和锐气;有的心态不稳,顺境中志得意满、信心满满,逆境时心灰意冷、心力委顿……这些错误倾向都必须下大力予以纠正。

“心胜则兴,心衰则败。”李大钊先生曾说:“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年轻干部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必须在修炼品性、提高本领的同时,注重涵养心力、追求心力茁壮。

立志向。志向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心力茁壮之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广大年轻干部砥砺心力、追求心力茁壮,就要立鸿鹄志,“奋其慷慨悲壮之精神,以建宏伟盛大之事业”。要真立志、立真志,立长志、长立志,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而不是立“盲从之志”“冲动之志”。

强毅力。毅力坚强是心力茁壮的重要体现。年轻干部涵养心力、追求心力茁壮,必须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磨砺钢铁意志。古人说,“心志不苦,患难未尝,则智慧顿而胆力怯”。这启示我们,要坚决克服“佛系”心态、“躺平”思想,多投身实践、多接接地气,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要乐于下基层、到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中练就“大心脏”,在多接几次“烫手山芋”中磨练“铁肩膀”,真正做到意志过硬、毅力坚强。

淬风骨。“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风骨和气节是人的精神脊梁,也是心力茁壮的重要标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清代思想家魏源把“立节”同《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并列,将“三不朽”补充为“四不朽”,可见风骨和气节不可或缺。年轻干部砥砺心力、追求心力茁壮,就要“善养浩然之气”,重视涵养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风骨和气节,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戒贪欲、淡名利、守清廉,不断提升人生的高度、人品的纯度、人格的硬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