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记者踏访日喀则市若木新村,感悟西藏军区某边防连官兵与驻地群众的家国情怀——

军民比邻 鱼水情深


■本报记者 陈联峰 通讯员 王 乾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深秋时节,记者走进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日喀则市若木新村,随处可见这样的横幅和标语。

多年来,驻守在这里的西藏军区某边防连官兵,与若木新村村民相邻而居,亲如家人。

若木新村中心有一条温馨的通道,通道一边是该连营区,另一边是村民屋舍。比邻而居的特殊环境,不仅培育了连队官兵与村民亲如一家的深厚感情,更培塑了他们“以哨为家,守边卫国”的家国情怀。连队驻防以来,一茬茬官兵扎根边疆、守卫边疆、建设边疆,用实际行动履行保家卫国的铿锵誓言。

“5年前,这里还是荒无人烟的‘生命禁区’。连队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设立观察点位后,因条件有限,官兵长期住在帐篷和板房里。此后,岗巴县在山脚下建设新村庄,昂仁县多白乡5个村庄的村民搬迁至此,才有了如今的若木新村。”该连连长姜臣领告诉记者,村民搬迁时,连队官兵争着帮他们搬运行李、打扫卫生,并邀请他们在连队吃了入住后的第一顿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若木新村建立后,村委会得知官兵办公生活条件简陋,主动将办公场所的大部分让给了连队,还把村幼儿园的一半场地分给连队改造成食堂。谈及此事,若木新村村委会的同志自豪地说:“能为国防事业作贡献,我们苦点累点也值了!”

记者走进村里自建的两座温室大棚,不同种类的新鲜蔬菜长势喜人。“这些蔬菜是连队官兵与村民一起种植的。”村支书格桑告诉记者,高海拔地区种植蔬菜存活难,连队炊事班战士为此专门学习了播种、育苗等技术,村民则负责松土、洒水、翻种,大家互相学习、齐心协力,不仅解决了高原新鲜蔬菜供给难题,还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平日里,官兵和村民不管谁遇到难题,总是相互帮助、不分你我。”谈及军民关系,姜臣领告诉记者,连队驻防之初,一名战士突发重病,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是热心村民伸出援手才让他转危为安;一次,一位村民倒煤灰时,不慎引发火情,官兵迅即出动,赶往现场扑火救援;连队卫生队长期义务为村里老人看病,官兵免费为村民提供理发服务……

“没想到军民关系这么好,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指导员王业廷到连队任职不久就发现,若木新村村民不仅生活上与官兵互帮互助,连放牧也总是沿着边境线走,形成了“放牧即巡边,游牧即放哨;人人是哨兵,户户是哨楼”的独特景观。

该连二级上士索朗多吉的家离连队营区不远,每次巡线都会路过家门口,他却从不利用工作便利私自回家。索朗多吉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担任民兵排长30多年,把巡边守防当作自己一辈子的事业。从小受父亲影响,他选择了参军入伍。

“我要像父亲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对我来说,连队也是家,守边就是守家。”索朗多吉说。

漫步若木新村,“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标语,彰显着连队官兵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坚定决心;每户村民屋顶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诉说着藏族群众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军队的坚定支持。

走在若木新村,回望身后的皑皑雪山,我们读懂了什么叫“爱我人民爱我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