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大地,粤西某机场,一场飞行试验正在紧张进行。
伴随着引擎轰鸣,计时器上的数字不断跳动……座舱中的飞行员竖起大拇指,战机顺利滑出,一飞冲天,再次出动时间较以往大幅缩短。
牵头这次飞行试验的,是空军某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王恒。
以快制快是未来战场的制胜法宝,怎样才能让航空兵部队反应更快?那年,王恒经过慎重思考,提出一个大幅提高战机再次出动效率的设想。但这一想法触碰到业内公认的“安全线”,在当时还是“禁区”。“对提升战斗力大有裨益的事,风险再大、困难再多,我也愿意试一试。”王恒说。
打破常规的事,难度可想而知。从粗线条勾勒到精确绘制图纸,中间隔着海量的计算、分析、试验。王恒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从大量数据中寻找规律,不断论证可行性方案。经过数年奋战,他们终于取得实装验证的成功。这项科研成果的应用,让战机再次出动时间大幅缩短,为战机增加攻击频次、提高打击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那年,王恒在清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上大舞台、干大事业”是大学给他们那一届毕业生的临别赠言。特招入伍后,王恒始终想着如何在军营广阔的舞台上,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军事科研,转化为实际战斗力。为了帮助飞行员在空中遇到难以应对的危险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弹射出舱,王恒提出某主动控制方法。经过对方案的不断完善优化,他最终完成了关键技术突破。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军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新型武器装备成体系列装部队,王恒对“快”的研究也由单装迈向体系,他说:“体系作战进一步放大了‘木桶效应’,哪一部分都不能有短板。”为了让作战编队空中机动更加敏捷,王恒牵头提出某新型作战概念。在方案评审会上,一位院士兴奋地说:“这个方案的特点就是‘快’!”后来,该方案在全军一次创新大赛上获得第二名。今年,这项面向体系作战的最新成果,在空军某重大演训中得到全面检验,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
谈及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王恒激动地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带领团队在科技强军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进,用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服务备战打仗、支撑打赢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