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坚持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

——“感悟十年强军路、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谈⑥


■徐君

打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打保障。后勤保障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

前不久的一次联合演练中,某联勤保障旅的表现十分抢眼。进入配置地域后,该旅先遣组引导各类车辆编队有序入场,指挥、通信等方舱迅速组网,弹药、物资、卫生等保障模块快速展开……这是10年奋斗强军征程中我军后勤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军后勤聚焦实战、对接战场的生动展现。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我军后勤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第一条就是“坚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后勤因战而生、为战而建,保障打仗是根本指向,保障打赢是第一要务。大仗小仗都要打保障,离开后勤就打不了仗。后勤工作只有把战斗力标准牢固树立起来,扭住保障打仗不放松,按照打仗要求建后勤、用后勤,才能不断提高后勤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强国强军必须强后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我军后勤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围绕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习主席在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上强调,要“提高一体化联合保障能力,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在中央军委后勤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提高后勤训练实战化水平”;在对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指示中要求,“加快推动现代后勤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全军后勤战线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聚焦保障打赢,积极改革创新,奋力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为我军建设发展和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作出重要贡献。

后勤为打仗,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是根本保障。2016年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在战区体制下,“联勤”由机关变成了部队,战场后勤保障的指挥体制、协调机制、支援体系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后勤建设由保障型加速向打仗型转变。10年强军兴军,我军构建起以战略战役力量为主干、队属后勤力量为补充、社会保障为依托的保障体系,推动后勤建设向精、优、强迈出坚实步伐。

10年奋斗强军中,着眼打仗、服务打赢,成为我军后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年来,我军拆装式营房投入使用,“铁打的营盘”适应了“动起来的部队”;被装精准申领推广普及,提高了保障的灵活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野战食品实吃实训列入军事训练大纲,练就军人特殊的胃……这种“住”的变化、“穿”的改进、“吃”的革命,背后贯穿的是战的引领、战的指向、战的标准,使后勤建设真正聚焦保障打赢这个“靶心”。

坚持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贵在提升保障速度、保障精度、保障效率。未来战争,光速传播、以秒计时,发现即摧毁、开战即决战。后勤力量服务保障战场,要求做到快捷有力、精准高效。有军事专家说,“能够精准恰当地保障一个营,远比姗姗来迟保障一个旅的作战效能高得多”。无论是军事斗争准备,还是直接参与作战,后勤万万不能“后”。实践证明,赢得现代战争胜利,后勤必须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必须快速响应、全维参战、精确保障。

打仗讲联合,强军强后勤。联勤保障,重在“联”上。精准对接战场,重在建设联合、精干、高效的后勤。正所谓,“锣齐鼓也齐,方能唱大戏”。唱响联合作战这场“大戏”,离不开强大后勤保障力量的参与。只有联起来、联得上,让保障精准对接战场,赢得战争才不是一句空话。对后勤保障单元来说,不仅要人才过硬、物资充足,还要通过制度设计、演训磨合,把卫勤、油料、弹药等无缝焊接到联合作战体系中。如此,才能发挥联勤的威力,实现真正的联合作战。

“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轸,此军之大资也。”战争形态越发展,作战对后勤的依赖性越大。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作战进程快、力量控制精、技术含量高,保障的强度和难度空前增大,迫切需要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全面提升应急应战能力。新的征程上,我军在后勤建设上立起战的导向,坚持一切工作向保障打赢聚焦,资源配置向实战需求倾斜,保障布势向战略方向优化,信息化建设向为战管用迈进,未来战场上就能更好地掌握主动、赢得优势。

强大的保障力,催生强大的战斗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后勤保障力量。我们坚信,随着更加多维、更加精准、更加快速、更加协同的现代后勤步伐的加快,我军保障优势必将进一步转化为制胜优势。

(作者单位:96034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