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遇到任务要来精神”


■朱业成

●有什么样的精气神,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任务当成增强本领的“磨刀石”,把担子视作砥砺品格的“试金石”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组织给任务是信任,遇到任务要来精神,有了精神,就会想法子把任务完成好。”

“遇到任务要来精神”,体现精神状态,是蓬勃朝气、无畏勇气的集中反映;彰显担当品质,是攻坚克难的拼劲、大胆探索的闯劲、执着坚守的韧劲的综合表现。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将士一听有仗打,顿时精神焕发、摩拳擦掌,自告奋勇向上级要任务、争当主力。1939年8月,正在延安养病的徐海东主动要求回前线,毛泽东问他的健康情况,他回答:“好多了,我这个人一听打仗就有精神,上阵一冲就什么病也没有了。”这种“打仗有瘾”、遇任务来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什么样的精气神,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若视任务为包袱、把工作当累赘,时间一长必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最终无所作为。实际上,组织交任务就是提供成长机遇,压担子就是增加锻炼机会,这既是锻造筋骨、练硬翅膀的重要过程,也是抢抓机遇、创造佳绩的有利契机。我们当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期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任务当成增强本领的“磨刀石”,把担子视作砥砺品格的“试金石”,积极到形势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化风险、解难题、除积弊,在吃劲要紧、考验严峻的岗位抓工作、促落实、谋发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工作任务一步步推向前进。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然而现实中也有少数同志,他们有的对任务能躲则躲、能推就推,生怕“砸到自己手里”;有的接到任务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劲头,任务完成得不尽如人意;还有的对自己有利的任务就干得好,没好处的就敷衍了事……如此态度和表现,不仅完成不好任务,也会影响事业发展。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跳出小我,没有把理想抱负、职责使命放在国防和军队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量。穿上军装、投身军营,就扛起了保家卫国重任;拿起钢枪、进入战位,就担起了强军胜战使命。所以,新时代革命军人就应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真负岗位之责、敢尽使命之责、能担干事之责。

对基层官兵来说,所遇到的任务更多体现在日复一日、具体的经常性工作上。虽然岗位平凡、工作普通,却连着使命、关乎打赢,需要每名官兵鼓足奋斗的精气神,既能铆在岗位履职尽责、推动落实,也善于扛起任务知重负重、敢为善为,又敢于直面问题攻克难关、勇闯新路,始终以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抓好谋训务战的大事、部队转型建设的要事、为官兵解难纾困的实事,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

(作者单位: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