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有一种“特权”叫带头吃苦


■韩 炜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残酷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在东起宜川西至宁夏1000多公里的防线上,修筑了几千个碉堡,“垒筑山变色,丁抽路断行”。那时的延安,“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八路军官兵和群众只能以野菜充饥。

彭德怀作为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坚持和根据地的群众一样吃糠咽菜,周围的同志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有一次在他的野菜糊中多加了一把杂和面儿,却受到了他的严厉批评。彭老总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

党章明确要求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也强调,共产党员要“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这是共产党员高于常人、严于常人的政治标准。带头吃苦,是老一辈革命家独特的“特权观”,也是老一代共产党人对待“特权”的普遍态度。

1960年是国家最困难的一年,毛泽东带头不吃肉,他一连7个月不吃肉,有时候紧张工作一天,只吃一盘马齿苋或炒菠菜,由于营养不良,缺少蛋白质,毛泽东和很多干部群众一样得了浮肿病,一时间,他的脚背和小腿肌肉都失去了弹性。他认为国家有困难,自己应该带头节省,带头吃苦。延安时期,朱德带领工作人员到南泥湾勘察,晚上在一个破窑洞宿营时,他悄悄睡在门口的铺位,给大家挡风。从国统区来的外国记者要采访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却看见他挑着一担马粪正向山上走去。

开国上将萧克在其个人回忆录中讲:“战争年代,谁是不是共产党员,一眼就能看得出来。那些作战勇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准是党员。”过去国民党认定谁是“共党分子”,把“不贪污”当成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一次到郭汝瑰家中探访。当看到这位国民党军队中将厅长,家里竟如此寒酸,客厅里的沙发还打着好几个补丁,私下断定郭汝瑰是“共党分子”。多年后,杜聿明的猜测得到证实。

搞一次特殊,玷污一次形象;耍一次特权,失去一片人心。《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坚定自觉反对特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特殊化”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和官兵血肉联系,严重影响我党我军的形象和威信。

邓小平曾告诫:“一个人只有不因为自己的功劳和职位而骄傲,不用来作为‘特殊化’的资本……否则,他的骄傲和放肆,必然会把自己淹死。”谢觉哉也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共产党进城了,当官的特权跟着就来了。很多人感到这是天经地义,我的亲戚要我帮忙安排工作,觉得这是正常的。我的孩子也觉得坐我的小车,吃得比别人好,穿得比别人好,是正常的。我感到这些对我们党来讲,不正常,危险。”

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勉励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艰苦是相对的,而奋斗是绝对的、永恒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吃苦精神一点都不能少,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不能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关系颠倒,不能把以吃苦为乐、以奉献为荣的精神淡化,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远大的志向抱负。

古兵法《六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又言“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说的就是军官必须带头吃苦。带兵人作为一线指挥员、管理者,必须带头吃苦、带头奉献、带头牺牲,不畏艰苦、不言辛苦、不怕清苦,把标杆立起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领一种方向,方能赢得官兵“心上的任命”,形成“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的凝聚力战斗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