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中,素有“主场龙,客场虫”之说,可见主场作战还是客场作战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之大。
在战争中,也有主客场之分。“主场”作战的部队,由于熟悉地形、水文、气候等因素,较之对手往往拥有更多的胜算。因此,能否在陌生的“客场”打赢,是检验一支军队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尺度。1941年的苏德战争,当纳粹德国百万大军围攻莫斯科时,寒流突袭,毫无准备的德军被大量冻伤,坦克的发动机无法启动,火炮的瞄准镜也失去效能,人员和装备当了严寒的“手下败将”。事实证明,一支军队如果长期固守“一方水土”,哪怕练到“轻车熟路”,走上战场也容易“水土不服”。
战争不可能总在熟悉的“主场”打响。敢于进入陌生领域、应对陌生情况、适应陌生“水土”,是我军的一个优良传统。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激战林海雪原、纵横华北大地、南下碧海椰林,万里转战、所向披靡;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境外作战,也打得有声有色、胜得气壮山河。近年来,我军跨战区、跨海区演训已成常态,部队快速反应能力与机动能力显著提升。但也应看到,个别部队在“打客场”方面仍有不足,少数官兵在“家门口”训练习惯了,年年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课目、熟悉的规则上“兜圈子”,一到陌生环境就心里发慌、打怵。
“敌人”可以假想,“战场”则需设计。构设逼真“客场环境”,就要贴近实战甚至超越实战,从地理环境、电磁环境乃至气象环境等入手,多设难局、险局、危局,做到让官兵闻到硝烟味,听到爆炸声,看到惨烈状。仗在联合条件下打,战场设计就应把陆海空天电多维度的敌情威胁构想全,把各军兵种部队行动要素考虑全;仗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打,战场设计就应构建全频谱、多类型、高密度的电磁辐射环境;仗在不同天候下打,战场设计就应立足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恶劣性、残酷性,检验部队耐高温耐严寒能力。
训练提升“陌生系数”,战时才有“打赢底数”。我们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挺进复杂环境训,开进陌生地域练,不断强化多领域、多时空、多天候训练,练硬打铁的骨架,练强亮剑的本领,全面锤炼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走、打、吃、住、藏、联、供、管、救、修等能力。如此,方能做到一旦有事,不分地域、不管季节、不论环境,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作者单位:71770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