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深山砺剑


■王贵铭 黄武星

子夜时分,西北高原巍峨的群山之间,一阵阵战车轰鸣声打破山谷的寂静。火箭军某旅数个发射营趁着夜色进驻深山驻训场,开始新一轮的红蓝对抗演练。

“磨剑之工倍于锻打。”望着窗外轰鸣而过的导弹发射车,教导队队长张福明不由得想起古人铸剑的说法。前不久,部队换型新装备、探索新作战模式,恰似一把浇灌成型的利剑。张福明接到加强蓝军小队的命令,要求全程参与驻训分队各项训练,力争在一次次对抗演练中把大国长剑磨砺得更加锋利。

“客人来了,咱们会一会去。”回过神的张福明转身对忙碌的官兵说道。随后,一行人整理装备,向着墨黑的夜幕疾驰而去。

发射3营三级军士长李炯万万没想到,前几天还在台下听他讲课的上等兵,现在反过来给他上了一课。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发射3营进入驻训场的那晚,一名体型瘦削的少校来到宿营地,想邀请发射4连连长王兵去教导队给蓝军小队讲讲课。宿营地正在搭建,王兵抽不开身,就让李炯前往。这时李炯才知道,这名少校就是发射连连长出身、号称能让驻训分队“脱层皮”的蓝军小队队长张福明。

走进教导队学习室后,见张福明和蔼可亲,战友们也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于是乎,在聊天式的交流中,一向开朗的李炯分享了不少心得。

没过几天,发射3营组织发射演练,正当导弹起竖之时,一颗颗手雷滚落到发射车下,象征摧毁的红烟瞬间腾起。

复盘会上,营长郭浩捏着拳头扫视着会场,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李炯万万没想到,演练前的那次交流给“敌人”透了底,让他们提前知道了布置,然后从坡下的视野盲区,摸到距离阵地30多米的地方投掷手雷,而自己莫名其妙当了一回泄露机密的“罪人”。

“下次我们一定能防住!”连长王兵拍了拍一脸愧疚的李炯,招呼他一起重新制订防卫方案。

时隔两天,发射3营再次拉开演练战幕。

各发射架顺利进入隐蔽待机状态。预定行动时间临近,李炯却发现主用备用通信手段均联系不上营指挥所,顿时急得满头大汗。这时,他猛然想起自己曾跟营指挥所的参谋专门聊过极端战场环境下的通信问题。他迅速冷静下来,将所有通信手段一个个试,最后启用卫星通信,才及时接收到了指挥所的任务指令,最终顺利完成发射。

凌晨时分,发射3营指挥帐篷内,官兵疲惫中带着些失落。这场演练,不见敌特袭扰、滚滚硝烟,却在无形的电磁领域给各部队带来沉痛教训。

演练一开局,营指挥所有线通信线路遭到破坏,周边还被搭设无线干扰器,让指挥所成了聋子哑巴。复盘会上,蓝军小队的二级上士李义昊男上台分享干扰营指挥所通信的经验和心得。这个精通通信网络搭建和维护的通信骨干,把战场通信干扰玩得炉火纯青。而发射营这边,大家都沉默不语,以前是“一营一杆枪”,各要素离得近,通信干扰影响不大。现如今,换型新装备、运行新作战模式,各作战要素分散部署,尽管号手能熟练使用各类通信手段,但首次面对这样极端的电磁环境,都有些猝不及防。待到所有要素统一启用卫星通信后,有的发射架因延误通信而错过了发射时间。

从有形的袭扰到无形的电磁干扰,蓝军小队不断带给发射营新的挑战。复盘会结束,蓝军小队成员已然离去,发射3营的帐篷依然灯火通明,系列应对措施也在指挥员的商讨中逐渐成熟。

接下来的几天,发射3营一直在组织单项训练,难得几日的风平浪静。一天下午,王兵搭乘补充物资的给养车进了教导队营区,下车后直奔正在组织体能训练的张福明。

“王连长来传经送宝了。”张福明满脸笑意地迎上来。张福明以前当连长的时候,两人没少在各类集训比武上比拼交流,既是老对手,又是老朋友。

“我是来取经的。”寒暄一阵后,王兵这才道出来意。张福明听罢眉头一挑,心领神会。每次复盘会上,双方都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战法和心得,看样子王兵这次专门来“取经”,就是想了解更多蓝军的战法和导调课目。

张福明拉着王兵走进作战会议室。只见墙壁上挂着一张喷绘的大表格,上书《对抗课目清单》,下面导调课目和作战手段应有尽有。

王兵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蓝军会将这些“绝密”大大方方地挂在墙上。

“你不怕我知道这些手段,你们就对付不了我们了吗?”

“我并不在乎输赢,只在意你们这把剑是不是磨得更锋利。”张福明拍着王兵的肩膀说,“再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胜负还得演练场上见分晓。”

“那咱们演练场上见!”两人相视一笑。

几天后的深夜,战车的轰鸣声响彻山谷。王兵带领的车队向阵地机动,在经过一处村落时,被一堆沙土拦住了去路。

“下午对阵地进行勘察时还没有。”先遣队的官兵满脸疑惑,此时掉转车头更换其他阵地,或者呼叫工程车辆都已经来不及了,必须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清理。

“车队就地隐蔽,警戒就位,其余官兵拿上工具跟我来。”王兵眉头一皱,迅速下令。有人说:“这可能是老乡无意放置的,没必要伪装警戒吧?把人都用来清道,能快很多。”

“如果这是在打仗,你觉得需不需要?”王兵此话一出,大家倒吸一口凉气。不到一刻钟,车队清理完障碍物,驶向阵地并圆满完成发射。

复盘会上,大家才得知,其他车队也遭遇了类似的特情。有的是在工地旁堆放着建筑材料、有的是田地旁的道路堆有农作物,他们误以为是老百姓无意为之,就把敌情抛到了脑后,不承想,迎来的却是蓝军的精确打击和突袭。

长久的和平环境,让大家对战争的残酷有些陌生。如果不是提前看了《对抗课目清单》,自己能不能意识到无处不在的敌情?王兵心里琢磨着。

“铁棒都能磨成针,你这块‘磨刀石’早晚也会被磨平的。”几天后,王兵又去找张福明。看见《对抗课目清单》上又新添了几条内容,他笑着摇头叹气。

张福明怎能不明白老朋友的担心。半年前,旅党委决定加强蓝军小队,张福明意气风发地收集资料、组建队伍时,就有人对他说过这话。那段时间,他总觉得有一只猛兽时刻在背后追赶,生怕蓝军这块“磨刀石”失去磨剑的作用。

“既然选择成为‘磨刀石’,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尽我所能让‘大国长剑’更加锋利。”张福明也想过将战法秘而不宣,也想让蓝军小队次次凯旋,但他深知“磨刀石”的使命,所以干脆将战法挂在墙上。

此后的演练中,双方胜败不一。很多时候,官兵以为完全摸透了蓝军的“套路”,却又被层出不穷的新战法打得措手不及。

“希望经过我们磨砺的部队,能在未来战场上应对一切敌特情,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在一次演练过后,张福明拿出一沓厚厚的笔记本,说出了蓝军小队的愿望。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蓝军的使命,他带着蓝军小队反复研究国内外战役和武器装备,琢磨着用好手中装备模拟更多实战情景……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提升导调能力上。

听着听着,众人沉默了。大伙又看向张福明手中的《对抗课目清单》和准备上报的《装备采购清单》,心中肃然起敬。有这样的对手,是他们的幸运,亦是大国长剑之幸。

驻训迎来尾声,发射3营官兵信心满满地迎来了机关考核组。

“发警报信号,迅速进入防护状态。”接到作战命令后,负责主攻的某发射架收到“核袭预警”指令,发射3连连长李逵迅速下令。穿防护服、紧固车辆……系列行动一气呵成,一旁掐表的考核组成员暗暗点头。

与此同时,蓝军小队建起一顶气密性帐篷,再往里面丢上几罐烟雾弹,腾起的烟雾不断翻滚。参考官兵依次进入,没一会儿,就有人冲了出来,掀开防毒面具,满脸痛苦地咳嗽,被判受伤或者阵亡。

李逵看得两眼发红,没想到竟然在这些平时练得烂熟的课目上栽了跟头。无暇多想,他迅速调整人员编组,补齐空缺号位。

“号手就位……”在发射车的轰鸣声中,发射流程稳步展开,一旁的技术室工程师开始设置技术特情。令李逵最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主号手和备份号手先后“阵亡”,接替瞄准号位的是一名刚接触专业不久的新号手。他操作时一着急,三个面只校准了一个,传到发射车一看误差太大,只得重新瞄准……待到点火时,已经晚了42秒。

“老号手要加强基础课目的训练。”复盘会上,这次负责主攻的发射架架长李逵耷拉着脑袋。他知道,新号手操作熟练度和心理素质是有待提高,参训时间短,存在些问题情有可原。但老号手在防护、救护等基础课目上栽了跟头,却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关键问题是战场意识不足。”张福明站起来打断道,老号手基础课目熟练度是没得说,但葬送在细微之处,如防毒面具过松等,而平时他们检查别人的多,自己有问题不知道,或者觉得无关紧要不愿意改,直到走进浓烟滚滚的密闭帐篷……

指挥帐篷内,电脑主机“嗡嗡”作响,帐篷外的夏虫声也格外刺耳。郭营长寒星般的双眸扫过会场,他以为这段时间隔三岔五就跟蓝军搞对抗演练,战场意识不用多强调,没想到却因为有些课目缺乏检验措施,还是让和平积弊钻了空子。

演练的目的不是决出胜负,而是发现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考核组带走了7类数十条问题,留下发射3营官兵展开新一轮洗礼。

望着成绩单,旅领导在担忧中又有些许欣慰。这种心情,发射3营被蓝军小队找出问题时同样感受过。他们都认为,在平时发现了这些问题,总比在残酷的战争中用鲜血换教训要强。更何况,这些问题并非鸡蛋里挑骨头,而是演练中切切实实暴露出的问题,有的看似无关紧要,但在复杂战场环境下,谁说“蝴蝶的翅膀”不会成为改变战局的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