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兵棋不可“为推演而推演”


■毛炜豪 张敏霞

现实中,研究作战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第一,作战理念的不确定性。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更新,过去可行的战法战术,很可能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使用的是二战时期的坦克集群战术,面对美军的“空地一体战”几乎无招架之力。第二,作战方案的不确定性。作战理念正确只能确保大方向不“跑偏”,要实现作战效益最大化,还需要正确的实施方案。在夜袭阳明堡战斗中,陈锡联带领官兵在相似地形上反复演练作战方案,才有了“1小时炸毁24架敌机”的重大战果。第三,对敌人弱点认识的不确定性。战前筹划时对敌人弱点的认识,往往是一种孤立或片面的静态认识。在实际作战过程中,这种认识还需要进一步修正和补充。如晋楚鄢陵之战,双方处于对峙态势,是攻是守难以抉择,晋厉公敏锐发现对方行阵不整、彼此观望、纪律松弛等弱点,于是迅速发起进攻,最终大败楚军。

正如科幻电影《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奇异博士使用“时间宝石”推演未来而打败了灭霸,人类也发明了推演未来的工具——兵棋。兵棋的作用类似“时间宝石”,它能让指挥员以推演未来战争的方式,最大限度消除“战争迷雾”所包含的各种不确定性,找到通向胜利的最佳路径。如美日太平洋战争中,美军通过数百次的兵棋推演,最终决定采取“蛙跳战术”,加速推进了战争胜利的进程。实际上,和平时期的兵棋推演已经成为军事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不仅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而且还成为指挥员培养指挥素养、提升思维层次的重要工具和平台。

然而现实中,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认识层面的偏差等原因,兵棋推演并未完全发挥其应有作用,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重推演结果,轻推演过程。一些单位把红蓝对抗视作比赛,认为只能赢不能输,忽视了兵棋推演的主要作用是发现问题,而非争夺名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推演过程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难免出现参演者匆匆忙忙上阵、简简单单复盘等现象。这是对兵棋推演作用的严重曲解。要知道,兵棋推演结果应服务于“验证战法”和“查漏补缺”,跟实际战斗力并没有太大关联。

其二,重完整流程,轻核心流程。兵棋推演一般嵌入要素演练的全过程。在作战筹划过程中,演练方往往按部就班地从受领任务、分析情况,到召开会议、理解任务,再到形成构想、拟制方案,直至定下决心、下达命令,一个环节也不能少,真正的重头戏“推演作战方案”,时间往往非常紧张甚至有时被直接省略,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制作各类图表文书或梳理流程。当然,对于作战筹划而言,各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但应该有主次、轻重之分,部分次要环节可以快速通过或压缩合并,主要环节要扎扎实实推进,时间上决不能平均分配。

其三,重“主攻行动”,轻“其他行动”。目前,一些兵棋推演仍侧重于演练阵地攻防行动。对于进攻方而言,不同方案的主要区别就是“主攻方向”不同。如红方一般区分左、中、右三路主攻,于是就形成了三个基本案。这种推演方式并不符合现代战争的特点。现代战争讲求“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战场区分陆海空天网电等多维空间,任何维度都可能发生激烈对抗,进而产生连锁反应,而传统意义上的地面主攻很可能并不是主要行动,甚至根本不存在。即使单一军种演练,也是联合行动的一部分,绝不能脱离构设联合作战背景的基本原则和培养联合作战素养的基本需求。

其四,重“最大可能”,轻“所有可能”。兵棋推演的基本作战方案往往只有两到三个,这些方案是基于对战场环境的构设和对敌方行动的预想,对战争发展进程的“最大可能”场景进行模拟和演练。但这种“最大可能”只是指挥员对战争的主观想象,也许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会严重偏离现实。一方面,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如陈赓大将所说,枪声一响,再好的应对方案作废一半。另一方面,战争存在“蝴蝶效应”,任何方向的战术级行动都有可能影响战役乃至战略全局。兵棋推演应侧重验证指挥员能想到的“所有可能”。

当然,兵棋推演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不能完全归咎于演练的导调机构和参演者,兵棋系统平台的模拟功能不够健全、底层规则不够完善、支撑作用相对不足等问题,也是目前制约兵棋推演走深走实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兵棋推演无论形式如何,始终要围绕其目的服务,即“消除对战争认知的不确定性”和“提升指挥员指挥素养和思维层次”。一旦偏离了主要目的,那么兵棋推演就会变成“为推演而推演”,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而更严重的后果,则是制约军事训练成果的转化和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