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跑一次就能把事情办完,现在却隔三岔五要往机关跑。”这一现象,让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团机务三中队文书祖洪韬颇为苦恼。前不久,他到机关上交官兵个人信息材料,临时被告知统计表格样式和内容有变化,只能回去修改后第二天再上交。
无独有偶。该团机务一中队文书巩梓政,年初时曾因机关建立“官兵个人信息数据库”感到高兴,“以后上报信息,再也不用频繁跑机关了。”然而,好景不长。“虽然数据库信息种类齐全,但是机关有时候只需要一些个人基本信息,为了汇总省时省力,就让我们把所需信息整理好再上交。”如此一来,巩梓政又开始“机关—中队—机关”的“往返跑”,数据库渐渐成了摆设。
该团驻地分属2个营区,相距近10公里,一些基层官兵到机关办事需乘坐交通工具或发班车。对此,该团在年初曾围绕提高办文办会能力等狠抓机关正规化建设,并制订“跑一次”集中办公的措施。可半年时间不到,官兵办事来回“跑几次”的情况又出现了。
该团领导发现,部分官兵到机关办事,如果具体负责的机关干部不在位,很容易白跑一趟;因为对一些所需材料的种类、格式、内容等要求不清楚,基层递交后常常被“打回来”;一件事要找多个部门、多人办理,常常找到甲找不到乙,找到乙又找不到丙……许多整改过的老问题,又重新出现在机关日常工作中。
针对“跑几次”现象的回潮,该团组织机关人员开展“转改机关服务基层作风思想大讨论”活动,深究自身存在的模糊认识及不良习惯,制订针对性整改措施。同时,他们还利用每周夜校时机,组织机关人员学文件、学政策、学法规,提高各级按纲抓建能力,并对态度不端正、错误改正不及时、为基层办实事不积极的机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纠正思想偏差是第一步,查找问题深入整改更为重要。该团通过组建调研小组,深入基层各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深入查找机关干部在工作中不以为然的不当做法、见怪不怪的偏差行为、无人问津的失管地带,针对性制订机关抓建基层职责清单,梳理规范服务基层的10余个项目和简化流程,明确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重点工作内容。目前,在该团“线上+上门”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下,官兵办事来回“跑几次”的现象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