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文字飘香的日子


■武华民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在《劝学》里说,学习要趁早,因为岁月易老,人不能总是少年。

回想自己漫长的军旅生涯,我从一个懵懂的农村青年成为以笔为枪的老兵,皆缘于读书和写作。

1983年,高三毕业后我应征入伍。靠着业余时间自学,第二年便考上了军校。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驻守在山沟里的部队。这里山高林密,环境闭塞,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当排长的我却迷上了新闻写作。

工作之余,我喜欢读书看报,并开始动手写稿。我先后给军区报社邮寄了100多篇工整书写的新闻稿,却始终杳无音讯。一天,指导员拿着一张军区报纸找到我,说上面有我写的一篇新闻稿。我投寄出去的第102篇稿子终于上了报纸!从此,我写作的信心大增。

我的办公桌和宿舍床头堆放着各类写作书籍,一有空就琢磨好的标题、段落和语句,还摘录了几大本优秀作品的题目和观点。我下笨功夫写作的劲头引起了领导的注意,不久便被调到团政治处,从事部队教育和新闻宣传工作。

山谷静静,学习和写作成了我青春岁月的最美音符。我写的材料时常被上级工作简报转发,新闻作品和诗歌、散文见报的也多了。经领导同意,我创办了我们部队的第一份“报纸”《鹿鸣快讯》,也带动了大家读书、写稿的热情。那些年里,我白天采访、写稿,晚上一个人在文印室里,把铅字打在蜡纸上,然后手推油墨印刷,经常忙到深夜。黑白小报发到官兵手上时,还散发着淡淡的油墨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成了军区和驻地报纸的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

后来,我调到家乡附近的一个部队,从宣传干事到科长、副主任,一干就是15年,但一直没有放弃读书写作的习惯,采写的各种经验做法和新闻稿件也常被上级工作简报和军内外报刊刊用。

11年前,我脱下穿了28年的军装自主择业,那年我45岁。我一度也曾为自己的未来困惑,但长期的读书写作给了我迎接新生活的自信和勇气。我应聘到一个教育集团,负责党建和办公室事务,从事的多是文字工作,我创办的内部简报成了集团重要的宣传窗口。后来,在一家高新材料公司做副总时,我边干边学,掌握了专业知识,在《解放军报》和《国防科技工业》杂志上发表稿件6篇,在《中国建筑防水》上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读书和写作为我的退役生活创造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4年前,我返聘回原部队继续从事宣传工作。除了公文,每年在军地报刊发表20万字的作品,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多次在全军和大单位获奖,去年又被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聘为军旅文学频道散文组编辑……

浓郁书香,氤氲着我30多年的军旅生涯,读书和写作成了我生活中的阳光和空气。如今,我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不久的一天将会退休。即便赋闲在家,我也依然会与书为友,煮字为生。我早已习惯了文字飘香的日子,因为那样的生活很充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