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最美巴音沟


■王宁

新兵连里,每逢老兵们说起巴音沟,总是一脸的自豪和骄傲,讲到兴奋处还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后来,我们这些新兵蛋子们慢慢才知道,巴音沟就是我们部队的老营房,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地方。

巴音沟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牧场”,它东邻百年老油田独山子炼油厂,南接天山山脉,西有奎屯河经过,北倚准噶尔盆地,独库公路从营门前穿过,地理位置非常利于快速机动和隐蔽疏散。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我们师部就驻防在这里。一大批官兵及家属听从党的召唤,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天山深处,书写了那一代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壮美篇章。

老兵们说,走进巴音沟,就如同走进一个温馨的港湾,如同拥抱我们的母亲那样温暖、慈祥、可亲。

部队刚移防到巴音沟的时候,这里没有一间现成的营房,甚至没有一棵大树,稀稀拉拉地长着骆驼刺。营房要建在戈壁滩上,工程难度巨大。

那时候大家只能住在帐篷和地窝子里,人困马乏睡意正酣的深更半夜,帐篷常会突然被大风掀翻,战友们不得不冒着刺骨的严寒爬起来重新加固帐篷。

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官兵以苦为乐。没有礼堂,大型集体活动都在露天操场举行。三九严冬夜晚看电影,一到放映机换胶片的时候,戴着皮帽子,身着皮大衣,脚踏皮大头鞋的官兵一起双脚跺地驱赶寒意,操场上的踏脚声惊天动地,构成了绝无仅有的特别交响曲。

临时建房,无图无样,无砖无瓦,无工无匠。但这一切都难不倒豪情满怀的官兵。他们平整土地,没有砖瓦就自己烧制,没有电就自己架线。

动手挖土打夯需要将土末一层层铺在两片用绳子固定的木板之间,以人力方式用石头等硬物进行夯实。这可是个力气活,但在战友们的配合之下也能苦中取乐。战友们将一块方形的大石头两边绑上两根木棍,再根据人的多少绑上绳子,一人手扶夯把,其余人一起拉绳子、松绳子,使夯反复击打,砸实地面。边打夯,边唱歌,一人领唱,众人齐声高唱的“打夯”号子响彻峡谷……井然有序、热烈红火的劳动场景,更让官兵体验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有了土坯,就开始建房第二步——打地基砌墙。打地基时,先要铲去地面上的熟土,将下面的生土翻出来,用工具拍成粉末,然后用铁锹堆成一个圆锥形土堆,土末自然堆积,土块向四周散开。戈壁滩几乎不下雨,尽管土坯之间的黏合用的是泥土,但“干打垒”的房子非常结实。

没有瓦片,也鲜有油毛毡。师里买来圆木、席子、竹竿等材料,代替瓦片,用于房顶的铺设。

先是“干打垒”,后来是土房,土房之后是砖瓦平房,再后来,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办公楼、大操场、仓库、宿舍及食堂营房在天山脚下拔地而起。如今又有了学校、幼儿园、服务社、澡堂子、篮球场和电影院,巴音沟的模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85年,部队搬迁到城里。巴音沟也完成了使命,悄然退场。

有一年夏天,我陪一位老兵造访巴音沟,这是他30年来第一次回到这里。在退伍告别巴音沟的许多年里,老兵一直思念着“天山脚下辽阔的草原和一眼望不到边的雪山”。

夏季是巴音沟最美的季节。一片片如毯的草地上,毛茸茸、绿茵茵的草尖挂满了露珠,在阳光下似珍珠般闪闪发光。草儿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吸足了雨水,像无数幼儿欢呼雀跃、振臂高呼,一起往上猛长。绿意如水般浮上来了,清新透明,草香氤氲在空气里,流动着蓬勃的朝气。姹紫嫣红的野花,像点缀于绿色毯子上的五彩宝石,精美绝伦。

那天,这位老兵特意穿上30年前的军装,好像回到了30年前的巴音沟。他已认不出老部队的大门了,直到门口那两棵白杨树映入眼帘。他记得自己参军时它们直径一尺左右,现在则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起来。他深情抚摸着树干,仿佛还能听到回响在这里的铿锵誓言,依然能感受到青春的激情在山上燃烧。

巴音沟,记载着老兵们逝去的青春和无悔的军旅道路,他们在这里团结一心、无私奉献,他们在这里披坚执锐、枕戈待旦,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把全部的聪明才智都留在了巴音沟,在这片土地上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