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光影背后的传奇


■刘书毓 游超艺

光影掠过七十余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艺术家们从烽火硝烟中淬炼而来,带着那个火红年代特有的革命豪情与艺术激情投入电影创作,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实际上,影片背后的故事也同样跌宕起伏,具有传奇色彩。时光流转,当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深情回望,追溯尘封在电影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传奇往事,更能真切体味电影工作者对艺术至臻至纯境界的追求和新中国电影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

传奇的银幕形象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打动观众的不仅是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更是灵动鲜活的艺术形象。优秀演员让原本虚构的艺术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成为一代又一代观众心中的永恒经典。

风景秀美的柳堡,在《九九艳阳天》欢快的旋律声中,一位姑娘背对镜头,坐着小船从远处缓缓漂来。“回来了,二妹子。”姑娘抬起头,水汪汪的眼睛望着远处正在修缮房屋的新四军战士。上岸后,她带着羞涩的笑容从战士中间低头走过……电影《柳堡的故事》中清纯甜美的“二妹子”形象,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鲜为人知的是,演员陶玉玲与“二妹子”结缘,离不开导演王苹的坚持。当年,女主角迟迟未定。听到有人推荐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的陶玉玲,王苹便带人直奔南京。没想到,陶玉玲此时已随部队离开南京。导演一行便一路从南京追到杭州、舟山群岛,最后在岱山岛上“截住”了陶玉玲。由于连续演出,陶玉玲的眼睛红肿,与大家心目中的“二妹子”形象有距离,众人不免有些失望。但王苹认为,陶玉玲那股“纯真”劲儿与清爽干脆的“二妹子”极为相称,认定女主角非她莫属。后来在拍摄时,王苹总是点拨陶玉玲:“小陶,给我们加点糖。”影片中,陶玉玲甜甜一笑,不仅融化了“副班长”的心,也甜到了观众心坎里。

同样阴差阳错“触电”的还有谢芳。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决定将畅销小说《青春之歌》搬上银幕。崔嵬导演格外重视这部影片,连配角都选用了著名影星,只是女主角“林道静”始终没有着落。不少观众还向制片厂去信,举荐知名演员饰演女主角。崔嵬坚持要挑选既有革命立场,也符合人物气质的演员,不唯资历论。最后,他力排众议,冒险选用了年仅23岁、从未拍过电影的歌剧演员谢芳饰演主角。当年,谢芳一定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与“林道静”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那个眼睛闪亮、顾盼含笑的少女,身着素雅的蓝色旗袍和一袭白纱巾,既有似水的柔情,也不乏蓬勃朝气,展现了东方女性的知性之美。影片上映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轰动。1961年,谢芳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去国外访问时,还有众多影迷追着汽车激动而亲切地喊她“林道静”。《青春之歌》的拍摄尽管距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林道静”的艺术形象依旧闪现在群众的脑海中,质朴单纯,堪称不谢的芳华。

光影之中,优秀的演员与角色互相成就,共同谱写了银幕传奇。活泼单纯的“二妹子”,沉稳坚韧的“林道静”,在演员的生动演绎下,艺术形象具有了生命的华彩,在影史中熠熠生辉。

传奇的拍摄历程

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1966年,军事教学片《地道战》一经上映,便引起观众强烈反响。游击队员们从锅灶、马槽、井口等地道口突然出现,宛如神兵天降,打得日本鬼子措手不及,生动展示了地道战的威力。影片对具备防水、防毒、防火、防挖、防钻,能打能藏的地道进行了翔实描绘,充分发挥了教学效果。其实,这些神奇的地道设施并非实景,银幕上展现的地道内画面都是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棚内拍摄完成的。当时,杨成武将军听闻要拍摄《地道战》,派人给制片厂送来一本《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材料,里面详尽介绍了地道系统。导演任旭东考虑到开挖地道工程大、造价高,便巧妙将其转为摄影棚的内景:工作人员用木板搭成几层楼,用塑料片盖在木板上制造出镢头挖土的痕迹,再喷上土色;灯光亮处便是地道口,镜头一蒙黑,便是地道之间的土层。这些内景在摄影师和剪辑师的精心设计下,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在银幕上营造出曲折蜿蜒、户户相通的地道战斗网,给观众留下仿若置身真实地道的感觉。再加上当年曾大力推行地道战的王耀南将军担任了影片军事顾问,因此《地道战》不论从艺术上还是军事上,都有着极高的鉴赏价值。

虽然《地道战》拍摄时波折不断,但难不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早在1959年拍摄电影《海鹰》时,八一电影制片厂就已经将“海上”风光“搬”到了厂内。据美术设计师费兰馨回忆,由于当时中近景的海战镜头无法如远景一般在海上实拍,于是工作人员便专门在厂内开挖了一座游泳池,泳池四壁全部刷成蓝色,再利用鼓风机进行人工造浪,辅之以不同的天空景色幻灯片配合影片中的时间变化。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下,小小的游泳池摇身一变成为掀起碧波千重浪的汹涌海面。影片最感人的片段是炸沉快艇后,水兵们在海上漂流自救的部分。中队长“张敏”气势豪迈地向战友们下达命令:“一号艇,航向——祖国海岸,全速前进!”辽阔无垠的海面、波涛起伏的浪花、在海水中漂浮的战士……这些景象在如血残阳的映衬下显得无比悲壮,感染了无数观众。殊不知,重头戏中的大海、风浪、晚霞,全都出自工作人员的巧妙设计。当时,为拍好厂里首部海军题材电影,导演严寄洲带着摄制组深入部队体验生活,男主角王心刚甚至学会了基本的快艇驾驶。

严寄洲拍摄《海鹰》时严谨细致,但在处理影片《英雄虎胆》场面戏时却略显“粗糙”。原来,严寄洲发现在电影镜头下只能看清10米之内的演员,10米外根本看不清,索性安排主要演员靠近镜头,只用40套服装、40条枪便拍出了解放军百余人进攻的场面,远处的群众演员都是拿木棍代替长枪。为节省开支,《英雄虎胆》剧组中除摄影师外全都上镜头,导演本人带头客串了剧中角色。

老导演们为了控制成本各出奇招,但出于对电影艺术的尊重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些处理不仅没有损伤影片的真实感,反而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影史佳话。与节约成本相比,拍摄战争片的过程则更具惊险。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了真实还原战斗场面,剧组专门从上甘岭拣了许多机枪子弹,请参加过战役的军人亲自打枪录音,但没想到美式机枪子弹中每5发就有一枚是燃烧弹,拍摄时竟将山坡打着了,大家赶紧跑去挖土救火。1964年,同样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英雄儿女》,在拍摄时也是惊险不断。饰演王成的演员刘世龙拍英雄坚守阵地直至牺牲的那场戏,开机后风向突然转变,阵地上的烟火向他扑来。刘世龙感到烈焰灼人、浓烟呛鼻,但为了呈现最佳效果,帮剧组节省胶片,他愣是强忍伤痛往火里钻,耳朵、眉毛、胳膊都被烧伤……

那些年,很多电影工作者在拍摄过程中面临经费不足、技术欠缺等种种难题,但他们想尽办法就地取景,通过精心巧思,为观众奉上了视觉盛宴。

传奇的现实原型

经典影片书写了很多传奇故事,银幕上塑造的人物很多都有现实原型,其背后的故事远比影片更加惊心动魄。

195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赵一曼》上映。影片表现了赵一曼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敌人斗争的英雄事迹,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但在影片创作时,编剧于敏实际对赵一曼其人知之甚少,即便通过多方打听,也只能拼凑出烈士当时在东北抗联的大致事迹,她的真名、生平等都无从考证。由于参加抗日工作长期使用化名,远在四川宜宾老家的烈士的亲人也不知晓,片中那个“挎双枪、骑白马”的女英雄,就是他们遍寻未果的亲人——李坤泰。影片上映后,二姐李坤杰几经辗转,终于从宜宾同乡何成湘处得知讯息:“电影上那个赵一曼姓李,是宜宾人。”后来经过多方比对,李坤杰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胞妹李坤泰便是银幕上所讲述的民族英雄赵一曼。英雄的生平轨迹后来伴随档案馆中解封的卷宗渐渐清晰,电影中赵一曼的形象也得以更加丰满。她不仅是壮怀激烈的革命者,更是一位饱含舐犊深情的慈母。多年后,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她的儿子终于见到了那封催人泪下的绝笔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的谍战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根据李白烈士与妻子裘慧英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塑造了“李侠”这一老练坚韧的地下工作者形象。片中,“李侠”乔装商人潜伏上海,与纱厂女工“何兰芬”假扮夫妻,深入虎穴进行情报工作,并与“何兰芬”相知相惜,产生了真挚的爱情。电影中惊险的桥段和感人的爱情令人动容,但在真实历史中,李白烈士的经历远比银幕上更加荡气回肠。1948年12月30日凌晨,我军报务员收到一份关于国民党的绝密军事情报,紧接着又收到了“VVV”的示警信号,随后联络中断。而在电波另一端,李白已经全然暴露在敌人的侦查之下。被捕后,敌人动用了几十种酷刑逼供,始终没有从李白身上得到任何党的秘密。1949年5月7日,李白同志遇害。电影拍摄时,王苹导演请李白烈士的遗孀裘慧英讲述当年那段艰难经历。当提及解放后她通过裤子上的补丁认出丈夫的时候,她忍不住失声痛哭,剧组人员也动容落泪。电波不逝,精神永存。李白烈士曾坚守的秘密坐标,是无数人幸福生活的起点。现今的观众依然能通过银幕感知那段悲壮历史,寄托对英烈的无限缅怀。

从黑白胶片到彩色数码,中国电影逐步发展壮大,今天的作品不仅在技术上取得可喜进步,艺术表达也显著提升。但观众依旧对过去的老电影充满着眷恋,因为在光影背后,每一部电影都潜藏着无数感人的故事,铭记了共和国浴血奋斗的历程。银幕与现实相互辉映,电影中的人物被赋予现实的底色后更加饱满生动——他们不再只是活在传奇里,而是真实的活着、爱着、战斗着。

文中图片:上排从左至右是《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英雄儿女》剧照;下排从左至右是《海鹰》《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制图:贾国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