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无名式”


■马 龙

1939年5月的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格外热闹。日军的疯狂进攻挡不住群众自力更生的干劲儿,边区各工厂生产出了煤、盐、棉布,还有织布机、弹花机甚至自制武器。

“首长夸咱的枪啦!”一名年轻的技工激动地跑来告诉老梁。老梁是边区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学的还是机械工程专业。

展览会现场,一位首长端起老梁他们造的步枪,拉动枪栓,做了一个瞄准动作,高兴地转过身去对身边的人说:终于使上咱们自己造的枪了!枪很好嘛,要创造条件多生产,支援前线!

这支枪诞生于延安城北的一个叫茶坊的小村庄,村里有家兵工厂。以现在眼光看,实则是间小作坊。

工厂内只有几部皮带车床,就连好用的锉刀都没几把,制造枪筒、节套、弹簧和拉膛线的设备都没有。可是,再难也得开工!

第一步从钢材开始。

锻工把从鬼子那里扒来的铁轨裁成一段段,劈开上翼做枪筒,腹板用来做步枪的零件和各种切削工具,下翼做刺刀。

“一轨多用,一点儿也不敢浪费。”老梁笑道。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枪托的问题。

号称“枪托专家”的老冉用核桃木打磨枪托,匀称精美。加工成型的木头涂上淡黄色的涂装,有着陕北泥土的厚重感……

不过,工人们可顾不上欣赏自己的作品,他们急匆匆地跑进刘师傅的屋子,一脸委屈。

“老刘,有俩问题俺们实在是解决不了,都集中在枪管上。”

“那么长的钢枪管,咱们没有深孔加工的设备,车床车不出来。”

“就算车出来了,可是膛线咋办?咱也没有拉线机呐!”

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老刘沉默不语,静静听着。

老刘投奔延安前,是军阀兵工厂里的老师傅。他盯着洒在门口的一小块阳光,缓缓地点着一袋烟。

“这个问题,还是得咱们几个‘老家伙’出马是不是?”老刘扭头看了一眼老梁和钳工老孙。

“走!”老孙干脆利落地摆了摆手。

都说读书人手底下妙笔生花,但在老工人们那一双双粗糙的大手底下,钢铁也能生出花来!

他们先用手工抠出枪孔的轮廓,再把长的钢杆焊上刀头,加长的钻杆便可用来扩孔,然后锉刀锉,刮刀刮;所有工人一起上,一点一点用冷挤压的方式打磨枪管和膛线,手都不敢抖一下,做得枪管光滑规矩。

又是几个不眠之夜。

枪的主要零件都整齐地摆在了台案上,负责检验的师傅拿着样板和量具仔细地比划着。检验完了一遍,把所有零件都交到钳工老孙的手里。老孙开始总装……

早晨,阳光徐徐地爬进窑洞,响了整整一夜的机器,那一刻就像累坏了的老黄牛,带着沉重的喘息渐渐安静下来。

人们围着新枪,像簇拥着一个戴着大红花的战斗英雄。

老梁这时也站在旁边,看着满脸欣喜的人群,抄起一团棉纱擦了擦游标卡尺,沾着油污的脸放松下来。

“总算是把你鼓捣出来了!”

来到靶场试射,连珠的枪声在山谷里回荡,靶板被打得稀烂。

兵工厂厂长把枪口还飘着白烟的新步枪高高举起,扯开了嗓门:“同志们!咱们延安第一枪造出来了!”

几秒钟的寂静后,欢呼的巨浪席卷而来,夹杂着还在回荡的枪声,在山谷中回响……

这支枪,他们自己还没摸个够、捂热乎,甚至还没取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就被拿去展览。因此只能简单地称它“无名式”马步枪。

因为原材料和生产工具的限制,抗战期间只生产出了几千支。虽然数量不算特别大,但受到了当时广大指战员的好评,体现了我军克服困难、自主创新的军工精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