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指导员王赫根据月度教育计划安排,准备给基地官兵上堂教育课。为此,他收集和参考大量优秀教案后精心准备了一堂精品课,不想却被机关连续打回两次。
“为了讲好这堂课,我提炼了许多精彩的观点,费了不少时间和功夫,怎么到头来却不行呢?”王赫感到很困惑。
“观点挺好,但问题不够聚焦”“事例丰富,但与官兵贴得不紧”……结合王赫的教案,该基地政治工作部主任周东滨给他仔细分析原因,主要还是教育“准星”没有对准官兵的活思想,与当前的形势任务、官兵的思想需求脱节。
周东滨发现,不少像王赫这样的年轻干部,对搞好政治教育的热情很高,投入的精力也很多,但实践效果并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针对性不强,不能精准地把握和抓住官兵的思想动态。
为了帮助政治干部精准施教,这个基地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定期组织基层官兵思想调研,指导和督促基层政治干部切实摸清官兵显性与隐性、静态与动态的思想现状,每月形成调查报告,并围绕官兵关注的敏感点、利益的契合点和反映的困惑点进行备课;
另一方面,在各团、站机关设立由有经验的领导、军士骨干组成的“好课审查组”,对每一份集中授课的教案进行审阅,为教育开展树好靶子、找准靶心,着力实现政治教育的“精确制导”。
在“好课审查组”的帮助下,王赫深入了解官兵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决定从中队曾获“航空机务保障模范中队”荣誉称号入手,讲述中队的传家宝——解刀、扳手等一套机务工具背后的故事,并采用情景式演绎的方式生动再现老一辈机务官兵的精神品质。教案再次送审,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得到了审查组的一致肯定。
“听后深受感动,作为机务一员,必须续写好新时代的中队故事”“这样的好课请给我多来一些”……看着官兵们在基地强军网“好课平台”上的留言,王赫紧张的心终于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