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支新型作战保障力量的砺剑之旅


■王启胜 张怀森

列车在高原疾驰,蓝天与沙海间仿佛在演奏着“钢铁进行曲”。在火箭军某大队前出指挥员冉青耳中,这声音似隆隆战鼓,加速着他的心跳。

这次练兵,非比寻常——既是真刀真枪的实战化练兵,更是编制体制调整后的全新“亮相”。近年来,火箭军各基地作战保障力量建设不断加强,以往诸多需要大队担负的保障任务,逐渐转由基地自身保障。大队工作,仿佛一下子失去了“重心”。

面对新形势,该大队上下潜心砺剑,保障理念与时俱进、保障能力逐步提升。一批批作战保障专业尖兵,不断拔节生长。

包括冉青在内,大队官兵人人都憋着一股劲,想要证明自己。任务下达后,大队参谋人员第一时间与任务基地完成对接,制订行动方案。根据任务安排,各分队官兵迅速备齐物资、整装待命,冉青带领队伍深入沙漠腹地。

沙漠环境异常恶劣,距离目的地不到百公里,队伍突遇大风。沙尘遮天蔽日,军列有段时间停在路上。官兵们透过窗口向外张望,心急如焚。

列车走走停停,抵达车站时,比计划时间整整推迟了一天。风眯眼、沙拍面,思战心切的官兵行动如飞,快速完成装备卸载,在车站整队出发。

滚滚铁流一路向西。这支新型作战保障力量全力奔向沙场,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全新的砺剑之旅。

 

从“香饽饽”变为“局外人”,官兵心中充满了不安

天色将晚,戈壁滩上的蚊虫开始活跃。火箭军某大队某分队指挥员张学强带领队伍转进至指挥所,连夜开展任务监测。第二天一早,他们将接续转进到发射阵地,对主战装备开展保护性监测。

争分夺秒的背后,是多支保障力量间“你追我赶”的竞争。近年来,火箭军各基地作战保障力量建设逐步加强,以往诸多需要大队担负的保障任务,逐渐转由基地自身保障。

失去了“人无我有”的优势,有一段时间,忙了多年的一级军士长汪东亮,突然感觉有点闲。起初,他还挺高兴。可时间一长,一种强烈的恐慌感就袭上他的心头:“单位的出路在哪里?个人的发展在哪里?”

“以往导弹发射任务前,相关基地都会发函请大队帮助开展相应专业保障。”汪东亮说,近年来各基地作战保障力量不断壮大,尽管发射任务越来越多,大队收到的“邀请函”却越来越少。

从“香饽饽”变为“局外人”,官兵心中充满了不安。一些臆测渐渐在大队传开。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未来战争,旅、营自主保障力量才是主流,以往的保障模式,迟早会在作战指挥链中边缘化。

“正如没有天敌的生物不会进化,看不到对手的单位也难以持续发展。”大队党委意识到,长期处于作战保障链条顶端,反而让官兵失去了参与竞争、赢得竞争的能力。当基地出现可以与自己比肩的力量,官兵若只担心“地位不保”,而不思考如何“脱颖而出”,长此以往“边缘化”就真会变成“迟早的事”。

为帮助官兵树立正确发展理念、引导部队健康发展,大队领导结合当兵蹲连、检查调研分批深入部队,引导官兵正确看待改革、主动融入改革——

“火箭军构建的是作战保障群雄逐鹿、赛场选马新格局。这不是为了淘汰哪一个,而是为了激励所有人。”

“面对与基地作战保障力量的竞争,我们要争当那一条‘鲶鱼’,而不该等着做一条‘咸鱼’……”

发展不是“有你无我”的独角戏,未来需要“你追我赶”的竞争力。秉持着这样的认识,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成为大队官兵面对的新课题。大队党委不断搭建练兵舞台,帮助官兵在实战化演兵中练就过硬保障本领。

戈壁无垠,烈日悬空。演习进入第三天,张学强带领官兵收集专业数据数百组。

当天下午,某专业号手、二级军士长张宗英在某任务监测中,发现特殊信号。经定位测向后,张学强立即带人登车,依托手持式装备抵近侦察,成功发现“敌”某重要测量装备部署点位并报告指挥所。

原本打算有所保留的工程师,成了知无不言的好老师

骄阳似火,雷达缓缓张开,像一朵巨大的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这边刚刚安营扎寨,竞争对手便赶来探营。作为该基地所属某保障单位,他们与大队官兵亦师亦友,更有诸多同行之间的竞争。没想到,大队领导汪建辉不仅登上操作舱、走进操作室进行讲解示范,还组织专业骨干共同探讨专业难题。

在汪建辉印象里,该单位组建以来,与大队的合作每年都在进行。初次合作,该单位所在基地领导还一再嘱咐汪建辉他们全力以赴,让基地作战保障专业的新手们在实战中找到差距、学到本事。在一次次深入切磋中,该单位相关专业建设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该单位领导周桃平与大队某专业工程师万发勇也在“不打不相识”中结下深厚友谊。

“倾囊相授,才能铸就战场上真正的情谊。” 在汪建辉看来,敝帚自珍只会减慢发展速度,敞开怀抱才能实现未来双赢。当年,火箭军各基地作战保障力量建设初期,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人才紧缺。大队党委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向火箭军机关“请命”开设各类集训班,以“总教头”身份为火箭军培养作战保障急需紧缺人才。

“教会了徒弟,会不会饿死了师傅?”接到授课任务之初,大队某专业工程师王庆勇曾有一刹那闪过这个念头。然而,当他走上讲台,看到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原本打算有所保留的工程师,成了知无不言的好老师。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各基地培养人才,实质也是在为大队播种一份未来的希望。”专业的门槛挡不住求知欲,战场的门槛却可以拦住局外人。大队党委通过各类动员会、阶段总结会、形势分析会,引导官兵认清一个道理:通往胜利的路上,战场才是唯一的教练员,只有与基地在作战保障能力建设上携手前行,日后才能合力叩开通往保障打赢的大门。

大队某专业高级工程师曹金国,创新研发多种用于任务测量方面的设备、软件,部分成果引领军种之先、推广应用部队。走南闯北的他,最感激的就是基地官兵:“如果他们分享实战经验有所保留,我的发明就不可能牵住打仗的‘牛鼻子’。”这些年,曹金国在应邀到基地执行保障任务把关中,带出了不少的“徒弟”,而这些“徒弟”又成为他了解战场的“触手”,不断反馈、校正他的成果,才让他最终圆了心愿,获评“火箭军导弹专家”。

落日西斜,周桃平一行探营完毕,与汪建辉挥手作别。经过沟通,交手之前的双方,已就某些课题上架起了共研的“桥梁”。当晚,汪建辉召开作战分析会,面对与会的参谋干事和分队长,他的发言掷地有声:“敞开大门,我们实现的是共赢;走上战场,我们追求的是胜利!”

不再固守一地“等”数据,而是背起行囊“追”数据

通往戈壁荒山的斜坡上,大队某室主任曹朝晖走走停停。每隔上百步,他都要站立一会儿,大口呼气以防缺氧。在他身后,肩扛手提测量装备的官兵摆成一个“雁阵”,行进目标直指高山之巅。

这次测量,并非是一项“必答题”。曾几何时,他们任务执行模式基本是蹲守在设备面前,等待屏幕中信号波峰的出现。受地形、天气、设备等影响,有时连续蹲守十几天也一无所获。

一次任务中,曹朝晖研究发现,地理位置对数据采集的效果有较大影响。他决定动起来,不再固守一地“等”数据,而是背起行囊“追”数据。

曹朝晖和战友将仪器拆分,每人负重20多公斤,翻山越岭、艰难跋涉,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最佳点位。

这条攀登路以往不是没人想到过,只是路途太过艰险,很少有人愿意尝试。官兵们顶着烈日、风沙的轮番考验,手脚并用在陡峭山路上艰难前行。

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路越走越荒凉,心却越走越坚定。“这个方向选得对!” 曹朝晖和战友们风餐露宿,最终寻得最佳点位,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数据回传后,该专业相关人员就能校准更新数据库,制作形成更为精确的“数据产品”,进一步提升武器系统的命中精度。因此,各基地也形成了每次任务前,都预先请求大队“数据支援”的惯例。

“要想确保永远不被淘汰,就要持续创造新的价值、符合新的需求。”在曹朝晖的视野中,只有开辟新路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只有立足前沿才能开创新的未来。

为了闯出一条发展新路,大队党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发挥技术积淀深、高端人才多的优势,瞄准实现保障能力向“高、精、尖”领域突围,结合装备发展实际深入论证,构建了多个新型作战保障模式。

为了尽快帮助新型专业官兵实现思维和能力的双重突破,他们先后走访多家相关单位,建立技术互助、课题共研、人才交流机制。去年,大队某室主任陈忠金带队与某武器研制机构人员组建了联合科研团队,直接参与到武器研制、武器试验中,有效推动作战保障能力跃升。

“缺水借水、少船借船,看似不得已而为,实则是能力快速‘上岸’的最好办法。”大队政治委员王利民介绍,他们定期邀请军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队“打擂”,协同友邻单位作战保障力量和知名专家,定期组织核心专业答辩考核……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落地,使新型保障力量人才队伍建设水涨船高。

每一步跨越,都瞄准未来战场。大队组建某中心,开启火箭军相关技术领域先河,打破了以往只能凭借传统手段进行数据收集的局面;大队某室组建后,相关人员攻克了部分精密保障装备升级技术,紧紧抓住各基地作战保障需求的“味蕾”……在火箭军重点专业建设计划里,大队多个新型专业榜上有名。

下午三点,正是戈壁滩太阳最烈的时候。历经数小时攀爬,曹朝晖等人终于来到山顶。一级上士王晓雨仰头喝下壶里最后一口水,迅速展开设备。“在任务中争先,在专业上登顶,才能赢得未来战场的入场券。”他说。

图①:野外驻训。

图②:夜间机动。

图③:装备保养。

图④:弹道追踪。

王 杰、袁 帅、罗泽林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