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天下军事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埃及塞得港——

扼守苏伊士运河的“锁钥”


■付孟哲  郭鹏程

塞得港是埃及的第二大港口,世界最大的转运港之一。它位于苏伊士运河北侧端口,如同要塞一般扼守着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等沿岸各国航路的要冲,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

塞得港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1859年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而兴建,从此一跃成为世界顶级港口,可谓含着“用鲜血铸造的金钥匙”出生。可是,由于英法两个老牌帝国对苏伊士运河“印钞能力”的疯狂“热爱”,命途多舛的塞得港长期深陷西方各国利益纷争的漩涡,经历过第二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等数次战火。

1956年7月,埃及领袖纳赛尔坚定地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两国再也按捺不住强取运河主权的野心。趁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正处在微妙的真空期,他们拉上与阿拉伯世界有深刻矛盾的以色列,秘密筹划“第二次中东战争”,欲从东西两线打穿埃及,重建傀儡政府。

当年10月29日,当以色列入侵西奈半岛的消息传到开罗,纳赛尔开始调兵遣将。第二天,英法便按计划向埃及发出咄咄逼人的“调停方案”,并要求驻军运河区。在被拒绝后,恼羞成怒的英法两国悍然入侵,塞得港作为重要目标首当其冲。

大规模的空袭和军力的差距令埃及军民陷入苦战,他们利用塞得港近海近陆的优势同敌人展开巷战,甚至不惜凿沉船只堵塞运河迟滞敌人攻势,英法联军一直无法夺取整个港口。最终,迫于国际压力,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埃及捍卫了主权,虽败犹胜。为了表达对这座英雄城市的敬意,埃及将全国各地多条街道以它的名字命名。

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饱经战火的苏伊士运河在1975年重新开放,时任总统萨达特将塞得港重建为自由贸易区。至此,塞得港开始拥有完善的装卸、储存及修船设施,配属化工、食品、羊毛加工等工业产业,是尼罗河三角洲东部棉花、稻米、毛皮等货物的出口港,也是世界煤炭和石油的重要储存港之一,每天经过这里的大宗货物约占全世界的10%。

塞得港作为扼守苏伊士运河的“锁钥”,不仅在经贸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如今,埃及在塞得港以东兴建经济区,启动多个国家项目,在工业和物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守卫运河水道安全,埃及还在沿岸部署大量兵力,而塞得港就是拱卫运河的战略重心。

上图:塞得港地理位置示意图。

资料图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