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崇山峻岭间,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灯光璀璨,美轮美奂。7月16日,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首日,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冰雪运动爱好者。在此之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等场馆已相继开放。
从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今,长达7年的冬奥会筹办与举办过程,既形成了场馆设施等有形的物质遗产,也留下了宝贵的人才、文化等无形遗产。
“7年磨一剑,砥砺再出发。”4月8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
作为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系统性规划赛后利用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的闭幕,揭开了奥运遗产赛后利用的序幕。如今,以冬奥场馆的开放为新起点,冬奥遗产携手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一起向未来”。
四分之一“崇礼人”端起“雪饭碗”——
冰雪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户外越野、山地露营、高山速降……烈日炎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开启“夏日模式”,迎接大批运动爱好者的到访。这一次,运动场地由银装素裹的雪场赛道,变成满目青翠的山地草场。
曾经“冬季专属”的滑雪场开始探索四季运营模式,不仅盘活了长期闲置的场地资源,也帮助当地从事冰雪产业的群众将“雪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借势冬奥,崇礼区四台嘴乡东坪村村民卢永帅从一名滑雪爱好者变为滑雪教练。如今,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山地自行车速降教练,月收入由2012年的三四千元增至上万元。
伴随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张家口市的雪场建设、雪具销售、冰雪培训及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目前,仅崇礼区就有超3万人从事冰雪相关产业工作,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端上“雪饭碗”。
与崇礼一起搭上冬奥“快车”的,是我国整体的冰雪产业。在利好政策引导下,大量投资涌入这一新兴产业领域。根据《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今年底我国将建成滑冰馆650余座、滑雪场800座,截至2025年冰雪产业总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
随着冰雪运动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冰雪产业市场的经济效能将不断释放。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王兆红对冰雪产业发展持乐观态度:“未来,在‘冬奥红利’持续释放、消费升级现实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冰雪产业的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预计,2021至2022年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3000亿元。北京冬奥会虽已落下帷幕,但乘着“冬”风,冰雪经济发展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金针菇”托起四季冰雪梦——
科技成果走到百姓身边
在北京冬奥村核心展区,有个神秘的“北京小屋”。戴上VR头盔,挥动手柄模拟滑雪杖,体验者就能从运动员的视角,感受跳台滑雪时腾空而起的刺激紧张。这间占地40平方米的“数字沉浸时空仓”应用虚拟现实和数字复原技术,展现科技冬奥、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等主题内容,是科技冬奥和冬奥文化内容与形式的深度融合。
北京冬奥会闭幕后,“数字沉浸时空仓”走出冬奥村来到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冬奥会的“黑科技”。据了解,“数字沉浸时空仓”未来将面向博物馆、校园、社区等多个应用场景继续开展应用示范,利用高互动性的科技优势,继续讲述“奥运故事”。
北京冬奥会筹办伊始,“科技”就是贯穿全程的关键词之一。科学技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共有2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其中4项技术是全球首次推出,33项技术在冬奥会上首次使用。这些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在赛后并没有“束之高阁”,而是走向市场,走近百姓,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这就是被称作‘金针菇’的旱雪毯。”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旱雪四季滑雪场,远远看去,大跳台上铺设的人工旱雪毯与真雪十分相近。
一根根整齐排列的细小圆柱,头顶圆圆,支撑的颈部约一根手指长,远看就像一丛金针菇。在这片旱雪毯上,谷爱凌完成最后阶段的冬奥冲刺备战,助力她最终夺冠的“惊天一跃”,也是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技术动作打磨。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触感、声音和滑行体验方面,旱雪毯模仿真雪的相似度达到90%。“金针菇”旱雪毯的出现,让极少下雪的成都,实现了一年四季滑雪自由。
如今,这家滑雪场已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申报“旱雪企业标准”的生产企业。凭借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安装、拆卸以及后期维护简单方便的优势,“金针菇”旱雪毯出口到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国也有40多家滑雪场采用该旱雪毯。
冬奥座椅套“变身”环保公文包——
低碳生活彰显绿色蝶变
冬奥会后,位于“鸟巢”西侧的火炬台一度成为广受欢迎的拍照打卡地。“雪花”火炬台优雅旋转,伴随着“咔嚓”的快门声,这座奥运史上前所未有的火炬台频频定格。
从2008年奥运会上熊熊燃烧的圣火到北京冬奥会上小巧灵动的“微火”,14年间,主火炬点火方式变化的背后,折射出发展理念的蝶变,也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7月11日,北京市延庆区首批5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式“上岗”,投入日常运营。在张家口市,作为冬奥会“绿色遗产”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也穿梭在城区街头,主城区786辆公交车100%实现绿色运营。
冬奥期间,张家口的“风光”发电实现冬奥会3大赛区、26座场馆的百分之百“绿电”供应。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张家口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张家口市能源局副局长刘峰介绍,冬奥会后,他们继续优化电网结构,让张家口的“绿电”成为推动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从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奥运场馆,到首钢工业园区变身“雪飞天”,冬奥会点燃冰雪梦想的同时,将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融入初始建造、赛后利用等各个环节。从理念到行动,由愿景变现实,北京冬奥会圆满兑现“绿色奥运”承诺,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在冬奥会筹办与举办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与低碳生活理念渗透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鸟巢冬奥座椅套变身文创公文包”,7月25日,这一话题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单,引起广泛关注。公文包由印有雪花图案的“冬奥冰雪蓝”座椅套加工而成,每个包配备定制编码牌,对应“鸟巢”的每一个座椅编号,凸显该文创产品的唯一性和文化价值。
低碳出行蔚然成风、“光盘行动”再掀热潮、垃圾分类持续普及……伴随一场场低碳活动的开展,冬奥遗产的“绿色效应”正进一步显现。
14年前筹办北京奥运会,曾经困扰市民多年的沙尘天气渐渐消失踪迹;14年后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再次还华北平原一片蓝天白云。“这些奥运遗产的形成,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正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环境遗产报告(2022)》所写,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产业发展更加强劲,在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样本、中国经验。